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银雕

楔子

书籍:银雕 作者:古龙 朝代: 专题:古龙书籍

在京城刑部衙门最后一重院落里,有几间灰色的平房,巨大而厚重的石砖,据说是特地从西山运来的,只要有一个人守在房里,外面的人就很难攻进去。

灰色的平房坐落在东面的高墙下,到了春天,墙角就会开放出一丛丛不知名的红色小花,为这个终年死气沉沉的灰色院落带来几分生机。

现在已经是春天了。

程小青背负着双手,把一只断腕藏在深蓝色的袍袖里,慢慢的穿过院子。

他的脸是苍白色的,又带着点淡淡的青灰色,就像是这院子里还没有完全溶化的积雪一样。

自从正式在刑部当差之后,他脸上的笑容更少了,身体也越来越瘦弱,可是一双眼睛却越来越亮,在眸子最深处,仿佛闪动着一种凄艳而诡异的火光。

他腰上那柄弯刀的刀锋出鞘时,仿佛也在闪动着同样的光。

──在他瘦弱的身子里,是否也有种同样的火焰在燃烧?

现在他要去的地方,正是那一排阴森而灰暗的平房,在那里,积存着很多曾经轰动一时的档案,关系着很多他闻名已久的人,每个人都曾经被严令缉捕,但却永远无法缉捕归案。

有关这些人的资料,天下绝没有任何地方比这里收集得更详细完整,尤其是一个姓沈,叫做沈重的人,除了这里之外,几乎再也无法从别的地方找到有关他的完整速资料。

因为这个人在江湖各大门派帮会组织中,有一个非常秘密的代号──

银雕。

江湖中只有极少数人知道,沈重就是银雕。

这个人也就是程小青入刑堂后,最大的一个目标,可是首先他要先找出银雕最大的目标是什么?

× × ×

姓名:沈重。

代号:银雕。

年龄:四十五。

家世:四明沈家之长门独子,父:沈石田,母:王氏。

学历:文由沈氏家塾之授业师王老夫子蒙,武功学自少林外家之大弟子“梅花神拳”万年青万老师傅,十四岁时,经由万老师之推介,转入武当名宿钟先生门下学剑,十七岁时,再兼修钟先生挚友“华山医隐”之独门武功金线神针与金丝绵掌。

专长:拳、掌、剑,皆已入门,尤其擅长“重楼飞血”一类之内家掌力,伤人内腑于无形无影之中,只是平日绝不轻露。

损伤记录:无

杀人记录:无

疾病记录:无

死亡日期:四十五岁生日时,死于饮酒过度,血管猝裂,当时无救。

备注:沈重死后,沈家将其堂房沈自清入继,继承沈氏香火家业,至今犹任。

沈重母王氏,为淮阳鹰爪王氏之次女。

× × ×

根据这份资料,沈重这个人非但已经死了,而且已经死了十七年。

不管他用的代号多神秘可怖,也不管江湖中那上结帮派为什么要用“银雕”这个代号来代替他的真实姓名,反正他都已是个死人。

这一点是无法改变的。

一个死人,就是一个死人,不管他用的是什么代号都一样,何况,他就算是个活人,也只不过是个很有福气的正常人而已。

他的家世很好,父母健在,都是知书明理的人,他从小走的是正路,练的武功都是名门正宗,授业的师傅,也是有名的正直侠义之辈。

他成长后,几乎从未涉足过江湖,更没有被牵涉江湖间的恩怨仇杀中,对于江湖中那些诡秘复杂的纠纷变化,他可以说完全不了解。

他的死,虽然不是寿终正寝,也可以算死得很开心了身后也被照料得很好。

刚刚被任命刑部主事,兼摄刑部总捕职位的程小青,怎的会对这么样一个死人感兴趣呢?为什么要把他当做自己任职后的第一目标?

× × ×

程小青独坐在阴暗的石屋里,点起了一盏油灯,将这份资料又重新翻阅了两遍,眸子里的火焰,仿佛又开始在燃烧。

看来他无疑已经从这份资料中找出了他要找的东西,只可惜谁也不知道他找到的是什么?

上一篇:银雕 下一篇:第01章 紫丁香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唐朝春节单双号上朝,民国春节不放假
唐朝春节单双号上朝,民国春节不放假
唐德宗在任的时候,春节期间照样上朝,大臣叫屈,他说:那按单双号吧,单号上朝,双号休假。于是唐朝高层就出现了一个奇特现象:腊月二十八放年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艺舟双辑》,文艺论著。清代包世臣著。六卷。前四卷论文,后两卷论书,故称“双辑”。论书分为述书上中下,历下笔谭、国朝书品、答熙载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由余是怎样被秦穆公“请”去了秦国
有一次,戎王听说秦穆公贤明,就派由余出使秦国,想要向秦国学习。由余的祖先为晋国人,因避乱才逃到西戎,所以由余能说晋国的话。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苏秦张仪巧遇鬼谷子
苏秦张仪巧遇鬼谷子
战国时,在青溪鬼谷这个地方,居住着一位隐士,真实的姓名谁也不知道,人称鬼谷子。相传他常去云梦山采不死药,不知是吃药对了门路,还是练功
蔡泽说范雎
蔡泽说范雎
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 年),河东郡郡守王稽因为通敌被处死。应(ying)侯范雎(ju)是由于王稽的举荐才做了丞相,因此他闷闷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