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居易
【生卒】:772—846
【介绍】:
唐代诗人兼思想家。字乐天,号香山居士。下邦(今属陕西渭南)人。进士出身,曾任翰林学士、左拾遗、刑部尚书,一度贬充江州(今江西九江)司马,后升刑部尚书。著有《白氏长庆集》,今有中华书局出版的《白居易集》行世。其法律思想在正统法律思想基础上时有发挥,主要观点有:(1)刑礼迭相为用。他针对唐中期形势,不主张在任何情况下都拘泥于以礼为先,认为“刑行而后礼立,礼立而后道生”。刑礼应当“循环表里,迭相为用”,主张以“理乱之深浅”处理刑礼关系。(2)反对恢复肉刑。他认为“肉刑可废不可复”,指出恢复肉刑是“反今之宜,复古之制”,主张肉刑的废立应“适时变,顺人情”。(3)犯罪原因论。他认为犯罪产生于贫困:“贫困思邪而多罪”;主张解决犯罪问题必“富其人,崇其教,开其廉耻之路,塞其冤滥之门”。(4)刑政适中观。他主张在立法与执法中“理大罪,赦小过”,“政包宽猛,法有弛张”,做到“举其纲于长吏,疏其网于朝官”。(5)重视法学与吏治。他主张“悬法学为上科”,重视法官的选任。通过科举考试选拔贤良者,考核合格方可充任法官。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
- 廉颇善饭
-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
-
- 雍正被恐吓之谜
- 雍正游玩西湖正在兴头上的时候,突然收到了一封神秘的恐吓信,这封恐吓信信的主人又是谁?信中究竟说了些什么,竟然让威风八面的皇帝吓了
-
- 赵奢谏言遗书
- 在中国古代,如犯了王法,不仅斩杀罪犯,而且祸及全家,株连九族。战国时的赵括,兵败长平,损兵四十五万,按律当满门抄斩,但全家却幸免祸端。这
-
- 西汉历史上丞相张苍靠食人乳活了一百多岁
- 日本人将“一杯牛奶强壮一个民族”奉为盛典,结果真的让“小日本”形象彻底改变,据说现在日本人的平均身高比中国还高出两厘米。牛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