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间断原则
法庭审判案件连续进行的原则。审判原则之一。法院审判从开庭至作出判决,除必要的休息时间外,法庭不得中断诉讼活动,也不得更换审判人员。它是资产阶级反对封建司法制度的产物。英国最早确认这一审判原则。法国在1808年的刑事诉讼法典中正式予以规定。此后其他许多国家相继仿效。诉讼法学者认为,不间断原则可以防止审判活动中断造成的各种弊端,并有助于审判人员从连续的审判中对案件获得完整、清楚的印象,以便做出正确评断。不同的国家实行这一原则的情况不同。有的国家审判案件无例外地实行不间断审判原则。有的国家,如法国刑事诉讼法典规定,审理应当持续进行至重罪法庭做出裁定,宣布审判结束为止。在法官和被告人必要的用餐时间内,审理可以暂停。也有的国家,如德国的刑事诉讼法在肯定这一原则的同时,并规定法庭可以依法决定中断审判的时间。中国诉讼法没有将审理案件不间断作为一项审判原则规定。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
- 王安石寻求生花笔
- 王安石(公元1021—1086年),字介甫,号半山,小字獾郎,封荆国公,世人又称王荆公。抚州临川人,北宋杰出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学家。王安石少有
-
- 床母胎记———血管瘤
- 听到老一辈的人说:如果小孩身体上有一块红色胎记,是床母作记号来的。”到底“床母”作了是什么记号?会不会影响日后的健康?所谓的红色
-
- 董卓生平
- 董卓诞于永和五年(141年),生来具备过人的怪力,能在马上左右开弓。年少时游历羌胡聚居地,与豪帅结交。后从事耕作,豪帅来访时以谋生的
-
-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
- 晋襄公重用赵盾,竟人事决策上的最大败笔!
- 晋襄公重组三军时,是以狐射姑为中军帅的,赵盾只担任中军佐,即副司令。可是,老资格的重臣阳处父的一番说辞,“赵盾贤于贾季”,让耳根子软
-
- 里克劝晋惠公,导致全家被诛杀
- 晋惠公反悔,不想割地给秦国。里克不同意,他说:“既然如此,你们先前干吗答应人家,答应了现在又不给,这不是言而无信吗?”郤芮大声说:“主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