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目的
立法者希望通过法律要达到的目标和要得到的结果。而法律目标是指立法者想要达到的具体标准。二者表述的是同一内容,因此,可以把两者看做是同一属性的概念。在西方法学史上,关于法律目的有较多的论述,最为著名的是被称作“目的法学”的近代德国法学家鲁道夫·冯·耶林,他是关于法律目的理论的最著名代表人物。其代表作为《法律,实现目的的手段》。耶林认为:“目的,是全部法律的创造者。每条法律规则的产生都源于一种目的,即一种事实上的动机。”他宣称,法律是根据人类希望实现某些预期结果的意志而有意识地制定的。也即法律在很大程度上是国家为了达到一定目的而有意识地制定的。耶林认为,目的是法律控制的动力,保护社会生活是法律的实质性目的。如果目的是法律的创造者,那么有目的地用成文法的形式制定规则就是产生符合时代要求的法律体系的最好方法。法律目的这一词语在内容上与法律价值、法律理想概念有接近之处,但它们之间仍存在着一些细微的差别。法律目的具有主观性,不同时代、不同立法者所确立的法律目的有较大差异,这是因为不同时代的不同立法者希冀通过法律所要达到的目标有所不同。但是,法律目的又不是纯粹主观的,法律目的也要受制于社会条件和人经验的约束。法律目的可分为法律体系的整体目的和某项单项法律的具体目的。法律体系的整体目的一般表现为宏观性和整体性。现代社会的法律目的,一般确定为追求正义、公正、平等、自由、权利、民主、人权、安全、秩序、效率等多重目的。而作为单项法律的法律目的则一般表现为具体性,后者经常在立法中,以“本法目的”、“本法任务”或“为了……而制定本法”的语言来表述。
-
- 解密 唐高祖李渊为什么向突厥称臣?
- 百科档注:国学大师陈寅恪在《论唐高祖称臣于突厥事》中说:“独唐高祖起兵太原时,实称臣于突厥,而太宗又为此事谋主,后来史臣颇讳饰之,
-
- 妇女祭祀床公、床母
- 我国汉族有床神信仰,床神有床公、床母之分。也许是由于妇女在生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民间在床神信仰中,多以“床婆”、“床母”相称,而“
-
- 齐恒公因宽容成就霸业
- 据传闻齐恒公是因宽容成就了自己的霸业,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公元前674年,齐僖公驾崩。太子诸儿(即后来的齐襄公)品质
-
-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
-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
- 王翦以重待轻伐楚
- 战斗过程中,王翦率大军深入敌境后,不恃强轻敌,不贸然出战,而是筑垒设防,固守示怯,借以麻痹和松懈楚军斗志,创造良好的作战时机。战机一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