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否决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源于拉丁文veto,意为“我禁止”。古罗共和时期,一些重要公职都由互相独立行事的两个人担任,任何一方都可通过否决去禁止对方行动。平民会议选举的保民官(tribunus plebis)如发现官吏、执政官、元老院的命令或决定不符合平民利益,便可宣布“我否决”。否决不经撤销,相应的命令或决定不能生效。但保民官的否决不及于独裁者的行为且只有在任期内才有效力。上述制度废弃后,这一术语仍延续使用,以表示在一个采取全体一致同意的实体中某一成员的反对票的阻碍作用,或指在一个联合行使权力制度中的拒绝同意。近代以来,否决分别被规定和应用于国内法和国际法上。在国内法中,指国家元首或执行官拒绝同意某个法案,而他们的同意是立法机关已通过的法案生效所必需的,为行政操纵立法的方式之一,分为绝对否决和相对否决。前者使立法机关通过的法案绝对无效。后者否决的法案,在一定条件下经立法机关再次通过,仍可成为法律,否决即被推翻。如美国宪法第1条第7款规定,总统不同意国会呈递的法案,应附异议书予以退回。如国会两院复议后以2/3多数通过,该法案便为法律,否则即维持否决。如国会在宪法允许总统审议法案的10天期限届满之前休会而总统拒签该法案又不将其退回,则该法案不得成为法律,形成“搁置否决”。美国许多州州长亦有类似否决权,并有权否决法案的特定条款或部分条款,成为“款项否决”。在国际法上,否决主要指国际组织成员国或国际会议与会国以拒绝同意的方式阻止通过决议。多发生于须经与会国一致通过决议的场合。如《国际联盟盟约》第5条规定,大会或行政院的重要决议应得与会国全体同意,从而使每个成员国都有否决权。《联合国宪章》改变为“五大国一致”原则,规定安理会对于程序事项以外的一切事项的决议,应以九理事国的可决票,包括全体常任理事国的同意票表决之。任何一个常任理事国都可否决非程序议案的通过,除非它为该争端当事国。而在决定某一事项是否属于程序性议题时,常任理事国又可行使否决权,从而具有“双重否决权”。但常任理事国的弃权或不出席投票,不产生否决效果。建立在成员国全体同意基础上的国联成员国的否决权,妨碍了国联行动的灵活和有效。而以“五大国一致”原则为基础的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否决权,由于东西方对峙造成否决权滥用以及该制度违反“所有会员国主权平等”原则而招致批评,一直成为修改宪章的中心议题。除国际组织和国际会议外,某些国际条约的规定也实际上赋予当事国以否决权。

上一篇:风险自负理论 下一篇:夫妻别体主义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齐恒公因宽容成就霸业
齐恒公因宽容成就霸业
据传闻齐恒公是因宽容成就了自己的霸业,这是怎么一回事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公元前674年,齐僖公驾崩。太子诸儿(即后来的齐襄公)品质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
晋惠公是怎么死的,晋怀公是如何继位的?
晋惠公是怎么死的,晋怀公是如何继位的?
公元前643年(晋惠公八年)夏季,晋惠公将太子圉送往秦国作人质,女儿妾在秦国作侍女。 秦穆公把河东土地归还给晋国,并把宗族之女嫁给太
魏文侯拜师段干木
魏文侯拜师段干木
魏文侯(公元前396年)名魏斯。当了国君以后,四处寻访人才。他听说有一位叫段干木的马匹交易经纪人,很有才干,就是不喜欢做官。他想,让贤
北宋宰相王钦若生平简介 王钦若是怎么死的
北宋宰相王钦若生平简介 王钦若是怎么死的
王钦若字定国,临江军新喻人,北宋初期的政治家,宋真宗时期宰相,主和派势力代表。
魏齐是怎么自己作死的,为何范雎对他要睚眦必报?
魏齐是怎么自己作死的,为何范雎对他要睚眦必报?
魏齐这个人是战国时候魏国的国相,就是丞相的意思,是他不分青红皂白就下令鞭笞范雎,让范雎仇恨自己,最终成功逼死自己的。但是,一个是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