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共同侵权行为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是指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人,基于共同的故意或过失致他人受到损害。共同侵权行为属于一般侵权行为中的特殊情况。各国民法大多数都规定了共同侵权行为。如德国民法典规定数人因共同侵权造成损害,各人均应对此损害承担责任。在数人中不能确定谁是加害人时,亦同。此规定提供了现代民法关于共同侵权行为的范本。在美国,大多数州也规定了共同侵权人分担损害赔偿责任,很多州都批准了《关于共同侵权人共同分担责任的统一法律》。构成共同侵权行为必须具备一般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即行为的违法性、损害事实、因果关系、过错。同时还需要具备如下要件:(1)必须是复合主体,即有两个以上的加害人存在。在共同侵权行为中,行为人既可以是自然人,也可以是法人。被教唆实施侵权行为的无行为能力人,不是共同侵权人。(2)行为或意思的共同性。各国法律都规定共同性是共同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但是对共同性的规定有两种,一种是主观共同性;一种是客观共同性。前者不仅要求行为的共同性,而且还要求当事人之间必须有“必要的共谋”,以意思联络为共同侵权行为的构成要件。依此,共同过失侵权不构成共同侵权行为。主观共同性是较为早期的共同侵权理论,反映了立法者严守过错责任原则、严格限制连带责任的思想。英美法一直倾向于采取这种主张。后者则仅仅要求行为的共同性,而不需要各侵权人之间必有意思联络,只要数人出于故意或者过失,都参与了侵害他人权利的行为,就构成共同侵权行为。共同侵权行为既可以是共同作为,也可以是共同的不作为。数个行为人的行为,可以有分工,也可以没有分工。现代国家越来越多地支持客观共同性。英美法也开始适用客观共同性原则。这是因为现代侵权法主要在非故意侵权领域内发展,而主观共同性把过失排除在外,缩小了共同侵权行为的范围,不利于受害人援引共同侵权行为的连带责任规定,保护自己的权利。而且,随着现代科技的发展,人们的关系越来越复杂,数人共同过失侵犯他人权利的可能性大大增加,因此有突破主观共同性的必要。(3)结果的单一性。即共同的加害行为所造成的损害构成一个统一的不可分割的整体。尽管各个侵权人对侵权损害所起的作用可能不一样,但是他们的行为必须都和损害后果有因果关系。共同侵权行为的种类主要有:(1)基于共同意思联络和一致行为成立的共同侵权行为,如合谋伤害。(2)违反共同注意义务的过失的共同侵权行为,如公害事件造成的损失。(3)基于关联行为和分别过错(部分侵权人为故意行为,部分侵权人为过失行为)的共同侵权行为,如某些交通事故。(4)共同危险行为。共同侵权行为的后果是各共同侵权人承担连带责任。在各共同行为人内部,一般应按照过错程度以及行为造成的损害的比例分担责任。如果不能区分的,应当平均分担责任。

上一篇:共同行为 下一篇:共同生育权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王冕为何隐居躲名利
王冕为何隐居躲名利
一天,王冕和秦老爹正坐着闲聊,见从外头走进来一个人,头戴皂帽,身穿青布衣服。秦老爹马上立身起来迎接。这人姓翟,是县里的头役,也是买办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公元前650年,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并做了晋国的国君,这就是后世称呼的晋惠公。夷吾即位后,秦国大将公孙枝住在晋都,索取
董卓的家庭
董卓的家庭
董君雅,董卓之父,颍川纶氏尉。池阳君,董卓之生母,只知封号,未知其姓氏(一说姓牛),年九十,于郿坞坞门被斩首。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赵高、胡亥和李斯合谋发动沙丘之变,由此胡亥登上了天子宝座,并矫诏赐死皇长子扶苏,随后打算对名将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晋文公为何杀介之推,还采取极端行动—放火烧山?
当介之推隐居绵山以后,晋文公放火烧山,实在让人有些想不通。即使是善意的目的,这种暴力性的行为也有一种不和谐之感。究其原因,晋文公
韩懿侯和赵成侯闹意见,竟让魏国逃过亡国一劫
韩懿侯和赵成侯闹意见,竟让魏国逃过亡国一劫
话说赵国新近刚死了国君(公元前375年,赵敬侯去世,赵成侯继位),不便出远门打家劫舍。反正前方也有魏老大顶着,没他什么事,便私下盘算着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