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共同正犯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外国刑法理论对共同犯罪人的分类法之一。指两个以上共同实施犯罪构成要件实行行为的人。德国最早在刑事立法上对此作出规定,1871年的《德国刑法典》第47条规定,二人以上共同实行犯罪时,各按正犯处罚。共同正犯的成立要件如下:(1)主观要件。要求各行为人须有主观上的共同实施某项或多项危害行为的犯罪决意。为此,首先各行为人必须都是有刑事责任能力的人;其次,各行为人须有共同犯罪的意识联络。即各行为人了解其他各犯罪人正与自己共同实施某项犯罪,互不了解对方或他方的犯罪情况、各自实行其犯罪行为的,不能成立共同正犯。再次,两人以上所联络的内容是共同实行犯罪。即各共同犯罪人须达致共同一起实施分则构成要件所规定的实行行为的共同故意。为此,如其共同实施某项犯罪的不同分工,不一定构成这里的共同实行犯罪的犯罪合意。对共同实行是否包括共同过失形成的共同实行,外国刑法理论中有争议。一些学者认为共同实行的意思限于共同故意,共同过失者不能成立过失共同正犯;另一些学者认为共同正犯的成立不限于共同故意,共同过失也能成立共同正犯。(2)客观要件。指两个以上的行为人客观上共同实施了犯罪的实行行为。如何理解共同实行,有客观说和主观说之争。客观说包括“犯罪共同说”和“行为共同说”,此二者均将“共同实行”理解为共同正犯中每个人都分担犯罪的实行行为。主观说即“共同主体意思说”,主张共同实行指两人以上共同谋议实行而非真正实行某犯罪,身体力行的实行只需要其中某人或部分人去实行即可。对共同正犯中的共同实行行为的分担,可以是同种类行为的分担,也可以是异种类行为的分担;可以是共同作为也可以是共同不作为;可以同时进行,也可以先后进行。对共同正犯,根据不同的划分标准可分为多种类型。根据其主客观共性的不同,可分类为实行共同正犯和共谋共同正犯;根据其形成共同正犯原因的不同,可分类为偶然共同正犯和继承共同正犯,等等。

上一篇:共同占有 下一篇:共同中止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晋文侯三十五年(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晋文侯的儿子、成师的侄子伯继位,是为晋昭侯。晋昭侯元年(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将叔父成师封于曲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今天寒食节,源于被焚于山的介之推先生。据说重耳被迫流亡,他一路侍奉,甚至在途中闹饥荒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主人食用。重耳流亡回
豫让:模范忠臣
豫让:模范忠臣
赵氏灭掉了智伯领导的智氏集团。为了抒发自己报仇雪恨后的喜悦心情,赵氏的老大赵襄子找来能工巧匠,把智伯的脑袋砍下来做成了一件工
九天玄女:助黄帝胜蚩尤
九天玄女:助黄帝胜蚩尤
九天玄女几乎要成为一个战神了。她第一次出现就是在黄帝和蚩尤的恶战中,春秋时又化身越女传授剑法给越国战士,在《水浒传》中又是宋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王翦,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军事家。他任将军时,正是秦始皇征伐六国,统一天下之时。王翦南征北战,功勋显赫,是一位既报国又谋身的谋略家。王
韩懿侯和赵成侯闹意见,竟让魏国逃过亡国一劫
韩懿侯和赵成侯闹意见,竟让魏国逃过亡国一劫
话说赵国新近刚死了国君(公元前375年,赵敬侯去世,赵成侯继位),不便出远门打家劫舍。反正前方也有魏老大顶着,没他什么事,便私下盘算着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