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穆拉比法典
又译《汉谟拉比法典》。古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汉穆拉比(约公元前1792-前1750)颁布的法律汇编。是最重要的具有代表性的楔形文字法典,是世界上迄今所知道的完整保存下来的最早的一部成文法典,也是两河流域各奴隶制城市国家法律的集大成者。法典原文为阿卡德语的楔形文字,刻在一根黑色石柱上,石柱上端是汉穆拉比王站在手持“权杖”的太阳神沙马什面前的浮雕,象征君权神授;下端则刻有法典条文。该石柱于1901年由法国考古队在位于伊朗的苏萨古城遗址发现,现保存在巴黎卢浮宫博物馆。《汉穆拉比法典》由序言、正文、结语三部分组成,正文中的法律共282条。法典序言和结语约占全部篇幅的1/5,用韵律文形式表达了对汉穆拉比王和正义的赞美。法典正文涉及当时社会生活的许多方面,包括公法与私法、实体法与程序法、民法与刑法等,但由于法典条文只是一些具体案件的解决办法,并不是抽象的法律规范,法典规范之外的社会关系仍需适用习惯法,因此也被称为司法判例的汇编。法典的宗教因素主要表现在宣布国王的权力与法律源于神以及神明裁判等规定上,而具体法律的规定一般都是世俗性的,不包含宗教因素,这可能与早期两河流域的宗教特点有关。法典还规定了较多关于商品交换和保护动产私有的原则和制度以及过失责任和不可抗力免责原则。这表明古巴比伦王国中期两河流域的经济发展已达到了相当高的水平。同时,法典也肯定了奴隶制、自由人内部不平等的等级制,血亲复仇和同态复仇等传统制度中落后的东西。尽管《汉穆拉比法典》在法律体系、法律规范性方面尚不完善,但却对后来的西亚奴隶制国家如赫梯、亚述帝国、波斯帝国以及以色列-犹太的成文法典都具有直接渊源性质的历史意义,甚至通过对埃及、希伯来和腓尼基法律的影响,进而又对希腊法和罗马法产生影响。
-
- 东乡族语言文化
- 东乡族人讲东乡语,属阿尔泰语系蒙古语族,与十三世纪蒙古秘史的蒙古语很像。多数人兼通汉语,通用汉字,无本民族文字。东乡族有丰富的民
-
- 李淳风推背图最后一句 道破万古天机?
- 预言是一个汉字词汇,读音为yùyán。是对未来将发生的事情的预报或者断言。一般来说预言指的不是通过科学规律对未来所作的计算而
-
- 文曲星是什么?为什么要拜文曲星
- 古代民俗中,主管功名利禄的神灵,除了禄星及由其演变出来的文昌帝君外,还有所谓的魁星或称为“文曲星”,它是文昌帝君的重要随从之一。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九天玄女:助黄帝胜蚩尤
- 九天玄女几乎要成为一个战神了。她第一次出现就是在黄帝和蚩尤的恶战中,春秋时又化身越女传授剑法给越国战士,在《水浒传》中又是宋
-
-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