纠问式诉讼
又称“审问式诉讼”。指国家官吏依其职权,主动追究犯罪的一种诉讼形式。纠问式诉讼盛行于中世纪后期欧洲大陆国家的君主专制时代和中国的封建时代。其主要特征是:(1)国家官吏依职权主动追究犯罪。审判权与行政权不分,各级行政长官行使最后裁判权。法官集侦查、控诉、审判职能于一身,不论是否有被害人或其他控告人控告,都有权依职权进行追究,负责调查事实和收集证据。实行的是不告也理原则。被告人在诉讼中是被追究、审问的对象,是诉讼客体,只承担招供义务,无诉讼权利可言。被害人只是告发人,也不具有诉讼当事人的地位和权利。(2)奉行口供主义。采用刑讯、拷问收集证据。被告人是被审问、受刑讯的对象,罪从供定。拷问是审判案件的主要方式。不仅对被告人使用,还可以对被害人、证人使用。(3)侦查和审判一般是秘密进行。法庭审判时不允许无关的人旁听,也不需要双方当事人在法庭上进行辩论,任凭法官判决。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
- 双头鸡不叫说明有灾难?双头鸡是什么?
- 这是一关于双头鸡的故事,据说与王莽篡位有关,一起来看看……双头鸡汉武帝太初二年,大月氏国给汉武帝造贡上一只长着两个头、四只脚、
-
- 鬼谷子的四个徒弟
- 鬼谷子,中国历史上战国时代的显赫人物,是“诸子百家”之一,纵横家的鼻祖,也是位卓有成就的教育家。鬼谷子只是个代称,就像是现代的“某
-
-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 李广与程不识都是西汉名将。李广的祖上李信是秦国大将,曾率数千人攻逐燕太子丹,并生擒之,后因夸口用20万人可灭楚国,失败而归。李广勇
-
-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
- 向古人学习谋略之战国苏代
- 苏代,苏秦的弟弟,和他哥哥一样,也是一位有名的纵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