尚书
书名。儒家经典之一,又称《书》、《书经》,西汉始称《尚书》。“尚”同“上”,意为记载上古之事。相传为孔子编订,但一般认为,本书既非成于一人,亦非作于一时,而是经过长期流传汇集,至战国才最后定型。本书的文本,有西汉初年伏生所传的、用当时通用文体隶书写成的28篇,称《今文尚书》。另有掘见于孔子故宅墙壁中、经孔安国整理而用汉以前蝌蚪文体书写的45篇,称《古文尚书》。后者因战乱佚于魏晋。东晋时,梅赜献出《古文尚书》一部,较今文多出25篇及序,后被证伪。现在通行的《十三经注疏本》是今文与伪古文的合编。《今文尚书》中计有虞书二篇:尧典、皋陶谟;夏书二篇:禹贡、甘誓;商书五篇:汤誓、盘庚、高宗彤日、西伯戡黎、微子;周书二十篇:牧誓、洪范、金滕、大诰、康诰、酒诰、梓材、召诰、洛诰、多士、无逸、多方、立政、顾命、康王之诰、费誓、吕刑、文侯之命、泰誓,等等。本书是研究中国原始社会末期和夏商周状况的宝贵资料,其中有关法制情形的记述也颇为翔实。如虞书记载了当时部落联盟的机构设置和禅让荐举之风;夏书反映了夏人战前动员、军事法令及宗教信仰、族诛之制等;商书描述了商人“受命于天”、“恭行天罚”的神权法观念;周书则记载了西周贵族集团“以德配天”的统治思想和“明德慎罚”的刑法政策,尤其是其中的《吕刑》篇还详述了“疑案有赦”、“疑罪唯轻”的刑罚原则,“惟良折狱”、“有并两列”的量刑精神,以及法律类推、判例适用审判、赎刑制度、法官责任、诉讼规定等。历代为此书作注者甚多,较好的有:唐孔颖达《尚书正义》,南宋蔡沈《书集传》,明末清初王夫之《尚书正义》与清孙星衍的《尚书今古文注疏》等。
-
- 历史上的姜子牙是哪里人?为什么韩国人称姜子牙为国父?
- 吕尚,姜姓,(约前1156年或前1128年9月29日—约前1016年12月6日)吕氏,名尚,一说名望,字尚父,一说字子牙,也称“姜太公”、“姜子牙”、“太公
-
- 甘罗:秦国的神童使臣
- 甘罗,秦国下蔡人,祖父甘茂,是秦国一位著名的人物,曾担任秦国的左丞相。“将门出虎子,”在他祖父的教导下,甘罗从小就聪明机智,能言善辩,深
-
-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画符号。经过仔细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是商王朝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揭秘秦王子婴的身世之谜~
-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本期百科档小编要给大家揭秘的是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子婴的身世之谜,大家如果还不了解子婴,那就和百科档一起
-
- 华元人物生平简介
- 华元,宋戴公五世孙,华督曾孙,华生御事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宋昭公九年(鲁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11年),由于宋昭公暴虐无道,因此宋国人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