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节权
国家派遣和接受外交使节的权能。一般认为,每个主权国家都有权派遣外交代表驻在其他国家,同时也应该接受其他国家的外交代表,国家的这种派遣或接受外交使节的权利被分别称之为主动使节权和被动使节权。使节权被看做是国家主权的一个属性,一国是否行使和如何行使使节权,可以根据国家主权原则并按照具体情况而自行决定。但这种权利不具有绝对性质,不能理解为一国有对任何国家在任何情况下派遣外交使节的权利,或一国有必须接受他国所派遣外交代表的义务。行使使节权原则上须经有关国家相互同意,首先是双方要互相承认,其次是双方同意建立外交关系和常设使馆。在国际实践中,国家间互派使节不是依据使节权自动行使而大都是经有关双方间缔结协议决定的。1961年《维也纳外交关系公约》未采用“使节权”这一术语,仅规定,以协议建立国与国间外交关系及常设使馆。在已互派外交使节的有关国家间发生严重争端或纠纷的情形下,一国可召回自己驻在对方的外交使节,从而断绝两国间的外交关系,这是使节权行使的另一个方面。国家的使节权一般由国家元首行使。有的国家宪法对其元首行使使节权不附任何条件,有的则规定,国家元首派遣外交使节须经议会或最高权力机关同意。根据1982年中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代表中华人民共和国,接受外国使节;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派遣和召回驻外全权代表。除主权国家,联合国等具有国际法主体资格的国际组织也被认为享有使节权;被承认为交战团体的国际法实体则通常没有使节权。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 作者:长空星照 来源:新浪博客三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多文臣武将都在很年轻时就能出人头地。又因为诸侯都想成就自己的“大业
-
-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 文曲星,亦称文星,其本名为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道教奉其为主宰功名利禄的神仙。文曲星是中国古代对斗
-
- 清末代皇帝溥仪:全世界唯一登基三次和退位三次的皇帝
- 1908年11月的一个寒冷冬夜,宫中突然派出一大队的太监来到醇亲王府,在好一阵手忙脚乱之后,一个半睡半醒的孩子在父亲及乳母的陪同下被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
- 鬼谷子简介,鬼谷子有多牛
- 我国传统文化有“三教九流”之说,九流之中有一派叫做“纵横家”。鬼谷子被公认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
-
-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