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事件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除主体行为以外,一切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和消除的客观情况。法律事实的一类。对于各种具有法律意义、构成法律事实的事件,从总体上可以基于人与自然的两分法,按照是否包含人的行为或活动,区分为“社会事件”和“自然事件”两大类。社会事件指一切具有法律意义、不以法律关系主体的意志为转移的人的行为或活动;自然事件是指一切具有法律意义、不以法律关系主体的意志为转移也不包含人的行为或活动的自然现象。自然事件比较容易理解,它包括地震、旱灾、水灾、火灾等自然界发生的现象。自然事件导致法律关系形成、变更和消除的情况是很常见的,例如,如果某人遇灾害身亡,那么就有可能导致相关的人身保险、继承等法律关系的形成,导致婚姻法律关系的解除,等等。当然,自然事件形形色色,只有那些能够引起法律关系形成、变更和消除的自然事件,才具有法律意义。社会事件比较复杂,它包罗甚广,涉及除主体行为以外的一切非主体的行为和活动。对于非主体行为,可以作出以下一些不同的区分:(1)有意识的行为和无意识的行为。应该注意的是,虽然主体行为包括有意识的行为和无意识的行为,但就现实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和消除而言,无意识的行为只能属于非主体的行为,即它只能引起其他主体之间法律关系的形成、变更和消除。(2)合法行为和违法行为。(3)积极的作为和消极的不作为。(4)故意行为、过失行为和无过错行为。(5)自然人的行为和法人的行为。其中,法人的行为包括私法人的行为和公法人的行为,后者又可分为国家和国家机关的行为,如立法机关的立法行为、司法机关的司法行为和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以及其他公法人的行为。(6)主体明确的行为和主体不明确的行为。前者指确定主体(如确定的自然人和法人)的行为;后者指不确定主体的行为,如战争、骚乱等。在现实法律生活中,主体行为和非主体行为往往相互交织,互相转换,一种法律关系中的主体行为,同时可以成为另一种法律关系的非主体行为。例如,就盗窃行为而言,它可能引起盗窃者与受害人之间的民事侵害赔偿法律关系,或者与有关国家机关之间的刑事法律关系,此时它是主体行为;也可能引起投保人和保险公司之间的财产保险法律关系,此时它就成了非主体行为。

上一篇:事后解释 下一篇:事前惩罚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揭秘秦王子婴的身世之谜~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揭秘秦王子婴的身世之谜~
子婴是秦始皇的儿子吗?本期百科档小编要给大家揭秘的是秦朝最后一个统治者子婴的身世之谜,大家如果还不了解子婴,那就和百科档一起
华元人物生平简介
华元人物生平简介
华元,宋戴公五世孙,华督曾孙,华生御事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宋昭公九年(鲁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11年),由于宋昭公暴虐无道,因此宋国人都不
丑女钟离春自荐做王后
丑女钟离春自荐做王后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丑皇后,也许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贾南风,这个引发西晋八王之乱的“黑颜祸水”。贾南风有多丑,且看以下这两段“证
淳于髡传
淳于髡传
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位入赘女婿。他身高不足七尺,被齐威王任命为大夫。他足智多谋,能言善辩,多次在出使别国时成功地维护了齐国的威望,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