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为国以礼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春秋孔子提出的治国主张。春秋时诸侯争霸,征伐不止。子弑父、臣弑君的犯上作乱行为时有发生。天下大乱。孔子认为社会之所以混乱,原因在于起源于西周的礼治被破坏。而要想拯救乱世,恢复秩序,必须实行礼治,匡复传统。孔子反对当时兴起的“法治”思潮,反对公布成文法。认为将刑铸于鼎上,公布于众,破坏了礼治下的尊卑、贵贱制度。在孔子看来,老百姓一旦了解法律,就会有损于贵贱尊卑的等级制度,而这种等级制度一旦不存在,则会导致国家无法治理。所谓“民在鼎矣,何以尊贵?”“贵贱无序,何以为国?”“为国以礼”包括以下内容:(1)礼指导法。以亲亲为大,恢复孝道,“父为子隐,子为父隐”。当法律与礼矛盾时,以礼为先。(2)正名分。确立尊卑贵贱的等级制度,下不得僭上,卑不得犯尊,人人“克己复礼”。孔子认为,为国要以“礼”,为政要以“德”,“礼乐不兴则刑罚不中”。孟子则主张“省刑罚”,施行“仁政”。做到“非礼勿听,非礼勿视,非礼勿言,非礼勿动”。(3)德和礼为治国之本,反对苛政和严刑峻法。“为国以礼”的思想是儒家法律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先秦思想家孟子、荀子皆继承了这一思想并加以补充阐述。如孟子独夫可诛,“暴君放伐”的思想;荀子“隆礼”的思想,皆是“为国以礼”思想的发展。西汉时的“德主刑辅”思想,以及唐时的“德礼为政教之本”思想无不深受此影响。后世历代统治者在制律、修律时皆以“为国以礼”为指导,本着“一准乎礼”的原则发展“祖宗之法”。这一思想是封建正统法律思想的精髓,亦是中华法系的一大思想特色。

上一篇:威尔逊政策 下一篇:为亲者隐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刘鹗与甲骨文历史上第一部著录书《铁云藏龟》
刘鹗与甲骨文历史上第一部著录书《铁云藏龟》
您看到展柜中所陈列的线装本书籍是《铁云藏龟》。这本书是“殷墟”甲骨文历史上的第一部著录书,刘鹗辑。 ——中国文字博物馆解说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公元前650年,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并做了晋国的国君,这就是后世称呼的晋惠公。夷吾即位后,秦国大将公孙枝住在晋都,索取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取名为仇晋文侯,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母亲姜氏是齐国宗室之女。晋穆侯四年(公元前808年),晋穆侯迎娶姜氏为夫人。晋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
齐宣王为何娶丑女无盐为王后?
齐宣王为何娶丑女无盐为王后?
战国时,齐国有一个名叫钟离春的女子,长得奇丑无比。你看她:终日鼓着个腮帮子;头又扁又宽;一双细长的眼睛深深地嵌在扁平的额头下;两
晋穆侯攻戎之战,晋穆侯为什么要攻打戎族?
晋穆侯攻戎之战,晋穆侯为什么要攻打戎族?
晋穆侯攻戎之战是发周宣王执政期间的战争,其时间约从公元前805年开始,一直持续到公元前790年的战争。那么,晋穆侯为什么要攻打戎族,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