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罚原则
指刑罚的适用原则。即对犯罪人科处刑罚时应当以什么作为尺度或标准。对于持不同刑罚目的的学者在此问题上认识不一。坚持报应主义观点的人十分注重刑罚正义性,主张刑罚的裁量必须与犯罪行为的危害结果和损害程度相适应;坚持一般预防主义观点的人十分注重刑罚的威慑作用与心理强制效应,主张刑罚的裁量应以犯罪的罪质及危害的大小为标准;而持特殊预防观点的人则主张以犯罪的人身性格的危险性作为量刑的标准,即何种刑罚能使犯罪人得以矫正,就采取何种刑罚。从各资本主义国家的刑事立法看,无论对刑罚原则有无明确的规定,也无论刑法采用何种形式规定,除了均采用罪刑法定的原则外,刑罚原则的内容不外乎两个方面:一是刑罚必须依据犯罪行为的“危害结果”和“危害程度”;一是刑罚必须考虑“个人情况”。按照刑罚原则的概念,中国刑罚的原则应当是:坚持罪刑法定和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同时,吸收刑罚个别化原则。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袁绍家族四世三公,传承的到底是什么?
- 尽管有人把袁氏家族的渊源追得很远,但正史不载,野史不信,笔者只是按照《后汉书》的记载追到袁绍的七世祖袁良那里。
-
- 王冕为何隐居躲名利
- 一天,王冕和秦老爹正坐着闲聊,见从外头走进来一个人,头戴皂帽,身穿青布衣服。秦老爹马上立身起来迎接。这人姓翟,是县里的头役,也是买办
-
- 晋穆侯夫人之墓,随葬品竟达4280件!
- 晋穆侯墓发掘于1993年,是晋侯墓地唯一的一组一夫二妻并列墓葬形制。墓M62是《左传》、《史记》中晋穆侯夫人齐姜之墓,M63则据所出壶
-
- 晋惠公和管仲为什么都叫夷吾?这名字是什么意思?
- 春秋时期的取名是要按照“五则六避”的规则来的,并不是随便取的,也没有什么贱名好养活的说法,对于上层统治阶级,名还是很重要的。晋惠
-
- 撵山
- 这是一个布依族的幽默故事,一起来看看。一天土司带着甲金去撵山。到了山上,土司让甲金去撵野物,自己却闲坐着休息。甲金跑进林子,大喊
-
- 蔡泽说范雎
- 秦昭襄王五十二年(公元前255 年),河东郡郡守王稽因为通敌被处死。应(ying)侯范雎(ju)是由于王稽的举荐才做了丞相,因此他闷闷不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