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能力
法律关系主体以自己的行为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能力。法律关系主体要独立地享受权利和承担义务,必须具有行为能力。行为能力从属于权利能力,没有权利能力,行为能力就无从产生。那么,有权利能力是不是必然具有行为能力呢?对此,在法人和自然人并不相同。在法人身上,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是一致、对称的,两者同时产生,同时消失,因而回答是肯定的。但是,在自然人身上却不能一概而论。在一些法律关系、尤其是具有人身不可替代性的法律关系(如婚姻法律关系)中,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是不可分的,因而回答是肯定的;在其他各种法律关系中,自然人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却可能发生不同程度的分离,有权利能力不一定就有充分的行为能力,因而回答是否定的。自然人拥有行为能力,意味着他能够理解并从事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行为。由于在不同的法律关系中,是否具有行为能力往往取决于年龄、体能和智力等方面的因素,各国法律一般据此将自然人的行为能力区分为三,即完全行为能力、限制行为能力和无行为能力。在法律上,具有完全行为能力、可以不依赖于他人而独立从事法律行为的人,被称为“完全行为能力人”;只有部分行为能力、只能从事某些与其年龄和智力相适应的法律活动的人,被称为“限制行为能力人”;不具有行为能力、不能独立从事法律活动的人,被称为“无行为能力人”。例如,中国《民法通则》规定:18周岁以上的公民,以及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是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可以独立进行民事活动;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前者可以进行与他的年龄、智力相适应的民事活动,后者可以进行与他的精神健康状况相适应的民事活动;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不能辨认自己行为的精神病人,是无行为能力人,应该由他们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民事活动。行为能力的概念可以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行为能力是指从事合法行为的能力,即依法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广义的行为能力则除了从事合法行为的能力外,还包括从事非法行为的能力。例如,从中国《民法通则》对自然人的民事行为能力的规定看,显然采用的是狭义行为能力的概念。
-
- 王冕好学
- 元朝末期,出了个有名的画家王冕。从小好学,而家境贫寒。由于读不起书,只好帮着家里放牛。七八岁时,有一天他路过学堂门口,听到里面琅琅
-
- 川岛芳子或是双性恋 遭日本养父强奸改变性取向
- 资料图:川岛芳子戎装照在日本的谍海中,“巾帼女豪们”的手段丝毫不逊于男子,而这些女谍中的头号人物,无可争议的当数川岛芳子。她的活
-
-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
-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赵高、胡亥和李斯合谋发动沙丘之变,由此胡亥登上了天子宝座,并矫诏赐死皇长子扶苏,随后打算对名将
-
-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
-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作《史记》。然而,是不是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呢?事实并非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