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与
指财产所有人作出将财产无偿转移给受赠人的意思表示,受赠人表示接受的合同。赠与可分为即时的赠与和非即时的赠与、附条件的赠与和不附条件的赠与等。赠与是单务、无偿合同。赠与人的义务或责任主要有:(1)给付赠与物予受赠人。(2)有限制的债务不履行责任。(3)有限制的瑕疵担保责任。由于赠与合同的单务、无偿的特性,法律为平衡当事人的利益对赠与人的义务和责任有一定限制。例如,因赠与人撤销权的存在,而使赠与人的给付义务实际上只能在一定情况下才成立;赠与人的债务不履行责任与双务合同中的违约责任不同,赠与人一般仅能就故意和重大过失对受赠人承担责任;因可归责于赠与人的事由致迟延履行时,受赠人只能要求赠与人交付赠与物,而不得请求迟延利息或请求赔偿其他损失;赠与人仅就故意不告知赠与物瑕疵、对赠与物作过无瑕疵保证或者在附义务的赠与中所附义务的范围内承担赠与物的瑕疵担保责任。赠与是单务合同,因此受赠人一般只有在附义务的赠与中才负有义务。法律对赠与合同当事人利益的平衡还体现在赋予赠与人原则上有任意的撤销权,即除救灾、扶贫等负有道德义务的赠与或进行过一定的形式要件如公证或定有书面合同外,赠与人在赠与物交付前有任意的撤销权。赠与人及其继承人还享有在特定条件下的特别撤销权,如受赠人对赠与人或其近亲属有侵害行为、有扶养义务而不履行。另外,赠与人因经济状况恶化,还可以免除赠与履行义务。中国合同法未将书面的赠与合同作为排除赠与人任意撤销权的事由。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 作者:长空星照 来源:新浪博客三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多文臣武将都在很年轻时就能出人头地。又因为诸侯都想成就自己的“大业
-
- 曾子拜母噬指讲的是什么故事?
- 曾子是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也叫曾参。曾子小时候家里穷,只能靠上山打柴贴补家用,他的母亲给别人做针线活,父亲种地,一家三口清贫度日。
-
- 伊尹负鼎典故
-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
-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
-
-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 一次,有人建议齐宣王拆毁明堂,齐宣王去向孟子讨教:“先生,您说要不要拆毁明堂?”齐宣王孟子答道:“明堂是有道德而能统一天下的王者的殿
-
- 宋端宗 - 在流亡途中受惊而死的南宋幼帝
- 宋端宗赵昰(公元1269-1278年),南宋第八位皇帝,庙号端宗,谥号裕文昭武愍孝皇帝,又有史称宋帝昰。宋端宗赵昰(1269年7月10日-1278年5月8日,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