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法律辞典

证据开示程序

书籍:法律辞典 作者:法律出版社 朝代:2003-1-1 专题:书籍

审判前调查案情和收取证据的程序。它首先规定在美国联邦政府1938年颁布的《民事诉讼条例》中,旨在克服传统诉讼观念对民事司法实践的不良影响,实现诉讼的公正化。后来英国也规定了相类似的审前程序,但与美国有所区别。英美民事诉讼法认为,诉讼证据必须在发现程序中获得,诉讼当事人通过发现程序能够得到有关讼争的证据材料。在发现书面材料方面,英国法要求一方当事人向对方披露并出示书证材料,即使对方没有提出这样的要求。一方当事人向对方披露书证材料是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拒绝。英美判例认为,发现证据的程序具有以下特点:(1)审前发现了案件全部事实,对自己和对方的事实和法律论据的优势或弱点能作出确切的估计,从而能同意缩小争执点的范围,消除了不存在争辩的争点,缩短了审判的过程。(2)使讼案事实真相大白,可促成诉讼双方和解,不须进行审判。(3)当事人在审理时往往没有时间或机会指出证据不可靠,但通过发现程序就能揭露虚假的证言。美国判例指出,使用发现程序可以避免一方当事人在审理时遭到出其不意的突然袭击。(4)发现程序能使当事人能得到审理时需要的证据。如果不使用发现程序,可能得不到证据,即使证据可用其他方式得到,所花的时间和费用可能更大。总之,发现程序是诉讼双方都可采用的手段,使诉讼当事人双方能够在平等的起跑线上进行公平的诉讼竞争,目的在于确保在审判前揭露全部事实,防止对立辩论制的流弊,杜绝审理时一方当事人的突然袭击,判决能在所有与案件有关的事实弄清楚之后作出,从而大大提高了正义最终获胜的可能性,提高诉讼的效益。

上一篇:证据接纳制度 下一篇:证据可采性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公元前650年,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并做了晋国的国君,这就是后世称呼的晋惠公。夷吾即位后,秦国大将公孙枝住在晋都,索取
兵痞董卓
兵痞董卓
董卓——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兽性匪类的“凉州帮”帮主;汉献帝的拥立者成了第一个专政首相;史称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罪恶滔天令“人神波
郭开如何陷害廉颇
郭开如何陷害廉颇
古今中外的志士仁人都特别强调爱国主义精神。宋代的陆游曾写道:“位卑未敢忘忧国,事定犹须待阖棺。”美国总统林肯说:“黄金诚然是宝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晋襄公继承君位,皆用父亲生前所用的重臣
晋襄公,姬姓,名欢,晋文公之子,母逼姞,继位前称公子欢。晋文公九年(公元前628年)冬天,晋文公去世,公子欢继任晋国国君之位,是为晋襄公。晋献
魏文侯招贤兴国
魏文侯招贤兴国
中国历史上的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并起,争霸中原。统一的周王朝崩溃了,天下分裂成许多国家,其中最强大的有秦、楚、燕、韩、赵、魏、齐七
诸葛亮到底是怎么死的,千古谜团被揭开让世人惊叹
诸葛亮到底是怎么死的,千古谜团被揭开让世人惊叹
诸葛亮的斯对于蜀汉政权来说是一个不小的打击,可以讲是诸葛亮一手打造了蜀汉政权运作的基本框架,诸葛亮且在北伐途中病死于五丈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