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法
西方法学理论中最古老、最长久的一种理论和学说。它表示了一种对公正或正义秩序的信念,这种正义秩序普遍适用于所有为宇宙间最高控制力量支配的人,它不同于实在法,即国家或其他人类组织制定的法。一切自然法学说的出发点是“理性”和“人性”。自然法思想产生于古希腊和古罗马,经历了中世纪,到17、18世纪走到了高峰,史称为“古典自然法学”。其代表人物有荷兰的H.格劳秀斯和B.斯宾诺莎,英国的T.霍布斯和J.洛克,意大利的C.B.贝卡利亚,德国的S.von·普蒙道夫和C.von·沃尔夫,法国的孟德斯鸠和卢梭。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又开始出现新的自然法学说,史称“新自然法学”派。主要代表人物有:法国的J.夏蒙,德国的R.施塔姆勒,美国的L.L.富勒以及J.B.罗尔斯和R.M.德沃金。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 在秦国,甘姓,是一个名门望族。前面故事里提到的甘茂,就是甘姓中的翘楚,他最大的官职,做过秦国的上卿。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
- 介子推必须死为什么?
- 今天寒食节,源于被焚于山的介之推先生。据说重耳被迫流亡,他一路侍奉,甚至在途中闹饥荒时割下自己大腿上的肉给主人食用。重耳流亡回
-
-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
- 魏文侯待民之道
- 在魏国的东封,有个地方官名叫解扁。有一年,解扁为了讨好上司,驱使劳累一年的农民,在冬天里上山砍柴。魏文侯整个冬天干个不停,砍下的树
-
- 子产为人不苟私情
- 为什么说子产为人不苟私情呢?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