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债务
又称“不完全债务”。指失去法律强制力保护,不得强制执行的债务。自然债务的概念来源于罗马法。在罗马法中,把与具有诉权的债权相对的债务称之为法定债务,把与无诉权的债权相对的债务称为自然债务,包括自始无诉权的债务和原有诉权而后因故丧失诉权的债务。前者主要有未按法定形式成立的债务,当事人不合格的债务;后者主要有人格减等,承审员错误免除的债务和消灭时效完成后的债务。罗马法认为,在债务人方面,既然有自然债务存在,则其所为的给付,不仅不得请求返还,而且不属无偿赠与,关于不当得利和赠与的规定,当然不能适用。对于自然债务,得提供保证或担保,债权人也得主张与之抵消,或作为更改的标的。在国外法上,《法国民法典》规定,对于自然债务自愿为清偿者,不得请求返还。在德国,一般认为《德国民法典》关于消灭时效完成之债务、婚姻居间报酬之债务、因赌博所生之债务、基于道德上或礼仪上义务之债务、父母对于子女供给嫁资生计费之债务等的规定,为自然债务的规定。日本学者认为时效完成之债务、基于不法原因之给付、超过利息限制之利息债务等为自然债务。在英美法上,有“不得强制执行的债务”的规定,例如,因一个应当写成书面的口头合同产生的债务,超过法定的诉讼期间而失去索赔权的合同中的债务等。关于自然债务的本质,依通说,权利的本质为法律赋予民事主体可以享受特定利益的法律上之力;义务的本质为法律使民事主体应为某种行为或不应为某种行为的拘束。而在自然债务,“债权人”的“权利”已失去法律上之力的保护,同时也失去法律救济的基础,故已非法律意义上的债权。与之相对应的“债务”,因失去法律之力的拘束,其履行与否纯由“债务人”任意决定,已不再具有义务的本质特征,因此,已不属于法律意义上的债务。近代各国对自然债务理论已趋于否定。
-
- 孔子与孔融什么关系?孔融一生仕途
- 孔子是我国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创始人,世界文化名人。孔融是东汉文学家,鲁国人,字文举,家学渊源,孔融是东汉
-
- 夸父追日的故事有何寓意?
- 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著名神话之一,讲的是夸父奋力追赶太阳、长眠虞渊的故事。夸父是古代神话传说中的一个巨人,是幽冥之神后土的后
-
- 齐恒公见鬼
- 齐恒公真的见过鬼吗?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嘞。春秋时代,齐国的国君齐桓公有一次在沼泽地里打猎,由齐相管仲亲自为其驾车。突然间,桓公看
-
-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
-
-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 华元作为人质留楚期间,通过公子侧结交了公子婴齐,与婴齐十分要好。一日,聚会之间,论及时事,公子婴齐感叹道:“今晋、楚分争,日寻干戈,天下
-
- 秦孝文王,秦国最悲催的君主
- 秦孝文王(公元前302年-公元前250年 ),嬴姓,赵氏,名柱 (一作式 ),亦称安国君,秦昭襄王次子,战国时期秦国君主,正式在位仅3天。公元前250年,秦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