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机关
指行使自治权的地方国家机关。中国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规定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自治地方各级人民政府,都是国务院统一领导下的国家行政机关,都服从国务院的统一领导。另一方面,自治地方的人大和人民政府都是自治机关,要体现聚居的少数民族实行区域自治和民族平等团结的原则,保护少数民族的特殊利益。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是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权力机关,其人大常委会是本级人大的常设机关。自治区、自治州的人大由下一级人大选举代表组成,每届任期5年。自治县的人大由选民直接选举代表组成,每届任期3年。它们的职权主要是保障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在本行政区域内的贯彻执行;决定本行政区域内的各种重大事项以及监督本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的工作等等,同时,还依照宪法和民族区域自治法享有广泛的自治权。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政府是本级人大的执行机关,是民族自治地方的国家行政机关,同时又是行使自治权、组织和管理本自治地方各项行政事务的自治机关。它们对本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同时对上一级国家行政机关负责并报告工作。自治区、自治州人民政府每届任期5年;自治县人民政府每届任期3年。它们的职权主要是执行本级人大的决议和上级政府的决定、命令;管理本地方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城乡建设、民政、公安、民族事务、司法行政、监察等工作;领导所属工作部门和下级政府的工作,等等。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 中国人有深厚的敬畏知识和看重读书人的传统,都希望能在考试中考出个好成绩,出人头地,可是在“知识崇拜”方面却并存着两个偶像,孔夫子
-
- 齐桓公庭寮求贤
-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
-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 齐桓公简介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其祖先原为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
- 李牧之死
- 吕不韦离开秦国后,他的党羽司空马逃往赵国,赵王任命他做赵国的守相。这时,秦国出兵攻打赵国。司空马对赵王说:“文信侯在秦国任丛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