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五·尖白根黑舌
舌尖白苔二分根黑一分者.必有身痛恶寒.如饮水不至甚者.五苓散.自汗渴者,白虎汤.下利者,解毒汤可.此亦危殆也.
(图缺)
【介按】白苔带黑点.或带黑纹而粘者.此属太阴气分之湿证.故有身痛恶寒.渴不多饮之候.治宜行湿和脾.故以五苓散主之.若自舌根黑起至尖.甚至刮之不脱.湿之不润.此时邪已化热燥耗胃液.故见自汗、口渴之证状.而用白虎汤清胃热以治之.若热邪从阳明而转至太阴.其热愈深.其毒愈重.此时苔色转见纯黑而无芒刺矣.因其热毒无处发泄.直奔大肠而暴下.形同下利.故宜速用解毒汤.以解肠胃之热毒为最要.然症势至此.亦危极矣.
五苓散(方见前)
白虎汤
知母(一钱五分) 甘草(炙一钱) 石膏(四钱) 糯米(一撮)
上 咀.每服一两.用水一钟半.入糯米.先煎.下诸味.再煎去渣服之.加人参亦可.
【介按】张仲景《伤寒论》内之白虎汤.有粳米而无糯米.盖糯米甘温.能收自汗.不若粳米之甘平.色白入肺.除烦清热以止渴也.柯韵伯曰.阳明邪从热化.故不恶寒而恶热.热蒸外越.故热汗自出.热灼胃中.故渴欲饮水.邪盛而实.故脉滑.然犹在经.故兼浮也.盖阳明属胃.外主肌肉,虽有大热而未成实.终非苦寒之味所能治也.石膏辛寒.辛能解肌热.寒能胜胃火.寒性沉降.辛能走外.两擅内外之能.故以为君.知母苦润.苦以泻火.润以滋燥.故以为臣.用甘草、粳米调和于中宫.且能土中泻火.作甘稼穑.寒剂得之缓其寒.苦药得之平其苦.使沉降之性.皆得留连于味也.得二味为佐.庶大寒之品.无伤损脾胃之虑也.煮汤入胃.输脾归肺.水精四布.大烦、大渴可除矣.白虎为西方金神.取以名汤.秋金得令而炎暑自解矣.更加人参以补中益气而生津.协和甘草、粳米之补承制石膏.知母之寒.泻火而土不伤.乃操万全之术者也.
解毒汤
黄连(一两) 黄柏(五钱) 山栀子(二十枚) 黄芩(五钱)
上 咀.每服五钱.水一钟半.煎至一钟.去渣热服.
【介按】汪昂曰.寒极曰阴毒.热极曰阳毒.是方名曰黄连解毒.是君以黄连直解心经火毒.黄芩泻肺经火毒.黄柏泻肾经火毒.栀子通泻三焦火毒.使诸火毒从膀胱而出也.
-
- 包世臣的艺舟双楫
- 《艺舟双辑》,文艺论著。清代包世臣著。六卷。前四卷论文,后两卷论书,故称“双辑”。论书分为述书上中下,历下笔谭、国朝书品、答熙载
-
- 双头鸡不叫说明有灾难?双头鸡是什么?
- 这是一关于双头鸡的故事,据说与王莽篡位有关,一起来看看……双头鸡汉武帝太初二年,大月氏国给汉武帝造贡上一只长着两个头、四只脚、
-
- 鬼谷子简介,鬼谷子有多牛
- 我国传统文化有“三教九流”之说,九流之中有一派叫做“纵横家”。鬼谷子被公认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见
-
- 召公遗物召公簋讲述的往事
- 2006年11月,陕西省扶风县城关镇五郡西村发现一座西周时期的青铜器窖藏,出土器物27件(组)。其中两件带有铭文的五年琱生尊最为重要,
-
- 秦孝文王,秦国最悲催的君主
- 秦孝文王(公元前302年-公元前250年 ),嬴姓,赵氏,名柱 (一作式 ),亦称安国君,秦昭襄王次子,战国时期秦国君主,正式在位仅3天。公元前250年,秦孝
-
- 苏秦是怎么羞辱张仪的?
- 苏秦是怎么羞辱张仪的?他的目的是什么呢?且让我们细细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