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虫碎舌
舌见红色.更有红点如虫蚀之状者.乃热毒炽甚.火在上、水在下,不能相济故也.宜用小承气汤下之.
(图缺)
【介按】舌绛碎而有深红之点者,是属热毒蕴久不宣.熏蒸上达之候.故宜小承气汤以荡涤之.然亦可用白虎合犀角地黄汤加减而治之.藉清热毒而滋津液.庶或有济至于红色虫碎舌.是红舌中更有红点如虫碎之状者.热毒炽盛也.宜用小承气汤下之.如不退,再用大承气汤攻之.惟邵仙根谓.“舌绛碎而有黄白腐点者.此湿热邪毒蕴伏不宣.蒸腐气血.化为瘀浊.得风木之气化而成虫也.”但《金匮要略》有“蚀于上部则声嗄.甘草泻心汤主之”之证.则邵氏之言.又为疳蚀之症矣.
小承气汤(从伤寒论新补)
大黄(四两) 浓朴(二两,炙去皮) 枳实(三枚大者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汤.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勿服之.
【介按】唐容川曰.小承气汤、重在小肠.故仲景提出“腹大满”三字为眼目.盖小肠正当大腹之内.小肠通身、接连油网.油是脾所司.膜网上连肝系.肝气下行.则疏泄脾土而膏油滑利.肝属木.故枳朴秉木气者.能疏利脾土.
使油膜之气.下达小肠而出也.又用大黄归于脾土者.泻膏油与肠中之实热.此小承气、所以重在小肠也.其不用芒硝.
以小肠不秉燥气.不取硝之滑润也.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荀子如何教导楚庄王治理国家?
- 荀子是如何教导楚王治理国家的呢?其中有这么个故事。楚庄王听说荀子是当世的大儒,便派人向他请教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好。儒学荀子听
-
- 秦穆公的“西部大开发”
- 比晋文公稍晚一些时候,秦穆公在西方也建立了自己的霸业(再次提醒,因为秦穆公一直是在西部混,本书就未把他列入春秋五霸)。秦人为嬴姓,本
-
- 王莽改制
- 王莽改制是西汉末及新朝时由王莽推行的托古改制。初始元年(8年),王莽接受孺子婴禅让后称帝,改国号为新,改长安为常安,是为始建国元年(9年
-
-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
- 华元人物生平简介
- 华元,宋戴公五世孙,华督曾孙,华生御事之子,春秋时期宋国大夫。宋昭公九年(鲁文公十六年,公元前611年),由于宋昭公暴虐无道,因此宋国人都不
-
-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 取名为仇晋文侯,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母亲姜氏是齐国宗室之女。晋穆侯四年(公元前808年),晋穆侯迎娶姜氏为夫人。晋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