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伤寒大白

身重

书籍:伤寒大白 作者: 朝代:清 专题:书籍
伤寒门,有身痛,有身重;中寒门,有身痛,无身重。可知身重皆是阳邪为患,非虚寒之谓。按身重有风湿、有风温、有风寒、有火逆、有中 。如风湿相持,身体疼痛。不能转侧,羌活胜湿汤重加防风。如风温身热,发汗犹灼热,身重多眠,防葛石膏汤。如风寒身重者,即作伤寒施治。若无汗脉浮,恶寒发热,手足或冷,即是表邪,急宜汗之,羌活汤、败毒散、羌活胜湿汤。若表邪已解,里有结热,恶热不恶寒,脉沉而数,口渴便赤,宜清里石膏汤。邪在半表半里,宜和解,小柴胡汤。如火邪身重者,表汗未出,误用火;熏腰下重痹者,宜解火邪。如中 发热,身重身痛,手足常冷,时时汗出,口渴齿燥,宜人参白汤。 太阳病,或已发热,或未发热,必恶寒,体重呕逆,脉阴阳俱紧者,名曰伤寒。 此条详注恶寒。 脉浮宜以汗解,用火灸之,邪无从出,因火而盛,病从腰以下必重而痹,名火逆也。脉浮,宜发汗解肌者,失解表,误以火灸,两阳相熏灼,邪无从泄,腰以下必火闭无汗,故必重痹,名曰火逆。 伤寒八九日,下之胸满烦惊,小便不利,谵语,一身尽甚重,不能转侧者,柴胡加骨牡蛎汤主之。 下后变症,仲景立小柴胡汤,加桂枝治身重;加大黄治谵语;又加龙骨牡蛎,敛神收摄,制使大黄清里热而不下脱,制柴胡、桂枝散表邪而不外越,以下后危症,外越不脱,又所当慎。 伤寒脉浮缓,身不疼,但重,乍有轻时,无少阴证者,大青龙汤发之。 言但重、乍有轻时,的是太阳表邪攻注症。乍重者,寒伤营也;乍轻者,风伤卫也。言无少阴症,以明太阳症也,故用大青龙汤。 阳明病,脉迟,虽汗出不恶寒者,其身必重。短气腹满而喘,有潮热者,此外欲解。可攻里也;手足 然而汗出,此大便已硬也,大承气汤。若汗多,微发热恶寒,外未解也,其热不潮,未可与承气汤。 此章详注潮热。泛视之,似乎身重之症,治宜攻里。细玩之,深言身重,宜发汗,未可攻里。 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而面垢,谵语遗尿,发汗则谵语,下之则额上生汗,手足逆冷,若自汗者,白虎汤主之。此条详注自汗。 羌活胜湿汤 羌活 防风 苍术 黄柏 泽泻 茯苓 广皮 甘草 身重风湿居多,此方用三味以祛风,又以泽泻,茯苓利小便去湿。风湿兼寒,去黄柏,加桂枝。 防风葛根石膏汤 防风 干葛 知母 石膏 甘草 阳明风湿身重。家秘用此方。 羌活败毒散 见恶寒。 石膏汤 石膏 白芍药 柴胡 升麻 黄芩 甘草 白术 茯苓 附子 此治阳虚寒湿之眩晕。 苓桂白术甘草汤 桂枝 茯苓 白术 甘草 此治上虚不能制水,水饮上冲眩晕之症。 天麻四君子汤 即四君子汤加天麻。 此治气虚眩晕者,有火加栀连;有痰,加半夏、广皮;有寒,加炮姜、肉桂。 天麻四物汤 即四物汤加天麻。
上一篇:喘逆 下一篇:身痒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古代赌博关扑和扑卖介绍:相国寺前、西子湖畔的大众博戏
古代赌博关扑和扑卖介绍:相国寺前、西子湖畔的大众博戏
《水浒》第三十八回里,有一段描写黑旋风李逵赌钱的文字:宋江初会李逵,出手送了他十两银子。李逵拿了银子,便跑到一家“赌房”去赌,想赢
床母胎记———血管瘤
床母胎记———血管瘤
听到老一辈的人说:如果小孩身体上有一块红色胎记,是床母作记号来的。”到底“床母”作了是什么记号?会不会影响日后的健康?所谓的红色
妺喜: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间谍
妺喜: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间谍
有施国是与夏朝同时期的一个小国,它的国内有一位叫妺喜的美女很有胆识,商便是在其帮助下灭掉了夏,她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间谍。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晋文侯三十五年(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晋文侯的儿子、成师的侄子伯继位,是为晋昭侯。晋昭侯元年(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将叔父成师封于曲
司马错:司马迁之先祖的军事家与政治家
司马错:司马迁之先祖的军事家与政治家
司马迁在《史记》中明确指出,他的祖先是世袭的史官,从周朝开始就是宫廷史官,司马错更是他的直系祖先。司马错剧照司马错是个神人,他拥
丑女钟离春自荐做王后
丑女钟离春自荐做王后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丑皇后,也许我们第一个想到的应该是贾南风,这个引发西晋八王之乱的“黑颜祸水”。贾南风有多丑,且看以下这两段“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