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脉论
伤寒,症有表里阴阳四大关节,脉有浮沉迟数四大分别。夫浮则为表,沉则为里,迟则为寒,数则为热,此以浮沉分表里,迟数分寒热者也。夫伤寒,热病也,其脉必数;中寒,阴症也,其脉必迟。若见数脉,即症在阴经,亦是阳邪传入之热病;若见数脉,即手足厥冷,亦是热深厥深、阳症似阴之假像。故治伤寒,一见浮数,此是表有邪热,当照三阳发表治之。若一见沉数,此是里有热邪,即表症急者,虽先治表,然亦禁辛温而用辛凉双解之法;
苟表症一解,即当清里。此以脉之发现二条而论也。若沉伏之脉,有三条分别。有阳症脉沉伏,非阴症里寒也,阳邪内伏,不得作汗外出,禁用寒凉,只宜升散表邪,则汗出而脉亦出。又有阳症脉微,此正气虚微,不得作汗,用发表之药,以散阳邪,加人参少许,助正气虚微,则散表之药,得人参愈能散表,虽阳症阴脉之死症,如此治之,亦有得生者。又有脏气虚寒,脉见沉迟,此阴症中寒也,急宜温经救里。此以沉脉中,别出伏邪、正虚、阴寒三条者也。夫阴症脉沉者,沉而迟漫分明者也。伏邪脉沉者,沉而伏匿,急数模糊者也。正虚脉微者,不拘浮沉,脉来衰微,按久无力者也。故凡迟漫分明者,里寒也。沉伏不出者,表邪不得发越也。阳症脉微者,邪盛正虚也。今有阳邪之症,而见沉伏之脉,误认阴症而用温热,阳邪内发,死不旋踵。若见烦躁不宁,误用寒凉,则表汗抑遏。故切脉之道,先分症是何症,然后以脉消息者也。夫脉沉当下,若表症急者,仍先散表。脉浮当汗,若里有热者又不得不和解表里;下症急者,又不得不双解表里。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妺喜人物简介 揭秘妺喜是怎么死的!
- 相传夏桀攻打过岷山,得到了两位名为琬和琰的美女。这两个女人不仅长得妩媚,还很会跳舞,桀陷入了对她们的迷恋,还把她们的名字刻在了华
-
- 淳于髡传
- 淳于髡是齐国的一位入赘女婿。他身高不足七尺,被齐威王任命为大夫。他足智多谋,能言善辩,多次在出使别国时成功地维护了齐国的威望,为
-
- 杀手专诸的经济问题
- 如果把战争和谋杀活动当成一种投资活动,那么专诸的这次谋杀无疑称得上史上回报率最高的一次谋杀。根据血酬定律理论,我们不妨把专诸
-
- 商均作为帝王之子,为何不能成为帝王?
- 应该继承帝位的商均却最终没有成为帝王,司马迁的《史记》中说商均是不肖之子(即不如其父贤能),因此,舜帝选择了禹继承帝位。这是太史
-
- 詹天佑买马车
- 詹天佑是我国著名的铁路工程师。他先后指挥了塘沽、天津间的铁路铺轨工程,完成了滦河大桥工程和著名的京张铁路工程。詹天佑一心想
-
- 从秦孝公到秦始皇经历了怎样的过程?
- 秦孝公是秦国中兴时期的君王,一手奠定了日后横扫八荒六合的基础,他之后的惠文王在他的基础上进一步的加强国力,之后的历任君王也都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