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并启微第三
病有定体.故立六经而分司之.病有变迁.更求合病并病而互参之.此仲景立法之尽善也.夫阴阳互根.气虽分而神自合.三阳之底.便是三阴.三阴之表.即是三阳矣.如太阳病.而脉反沉.便合少阴.少阴病而反发热.便合太阳.阳明脉迟即合太阴.太阴脉缓即合阳明.少阳脉细小.是合厥阴.厥阴微浮是合少阳.虽无合并之名.而有合并之实.或阳得阴而解.阴得阳而解.或阳入阴而危.阴亡阳而逆.种种脉症.不可枚举.学人当于阴阳两症中.察病势合不合.更于三阳三阴中.审其症之并与不并.于此阴病治阳.阳病治阴.扶阳抑阴.泻阳补阴等法.用之恰当矣.三阳皆有发热症三阴皆有下利症.如发热而下利.是阴阳合病也.阴阳合病.阳盛者属阳经.则下利为实热.如太阳阳明合病.少阳阳明合病.太阳少阳合病.必自下利.用葛根黄芩等汤者是也.阴盛者属阴经.则下利属虚寒.如少阴病吐利.反发热者不死.少阴病.下利清谷.里寒外热.不恶寒.而面色赤.用通脉四逆者是也.若阳与汤合.不合于阴.即是三阳合病.则不下利.而自汗出.为白虎症也.阴与阴合.不合于阳.即是三阴合病.则不发热.而吐利厥逆.为四逆症也.并病与合病稍异者.合则一时并见.并则以次相乘.如太阳之头项强痛未罢.递见脉弦眩冒.心下痞硬等症.是与少阳并病.更见 语.即是三阳并病矣.太阳与阳明并病.太阳症未罢者.从太阳而小发汗.太阳症已罢者.从阳明而下之.其机在恶寒恶热而分也.然阳明之病在胃家实.太阳阳明合病.喘而胸满者不可下.恐胃家未实耳.如阳明与太少合病.必自下利.何以得称阳明.要知夹热下利.即胃实之始.内经所云暴注下迫.皆属乎热.其脉必浮大弦大.故得属之阳明.而不经于太阴也.若下利清谷.里寒外热.脉浮而迟者.则浮不得属之于表.而迟则为在脏.若见脉微欲绝.即身不恶寒.而面色赤者.又当属之少阴.盖太阳阳明下利之辨.在清谷不清谷.而太阴少阴之清谷.又在脉之迟与微为辨也.夫阳明主胃实.而有夹热利.太阴主下利清谷.又因脉微细.而属少阴少阴脉微下利.反见阳明之不恶寒.而面色赤.若不于合并病参之.安知病情之变迁如此.而为之施治哉.然此为六经言耳.若六经之合并.与内伤外感之合并.神而明之.不可胜极.以阴阳互根之体.见阴阳离合之用.是知六经之准绳.更属定不定法矣.何漫云三阴无合病并病也哉.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唐朝道士李淳风和袁天罡《推背图》的预言有哪些?
- 说起中国第一部预言奇书,大家可能都会想到那部唐朝李世民年间,李淳风、袁天罡师徒所著的《推背图》,据说李淳风预言不止,袁天罡推其背
-
-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
- 妺喜:中国有史以来第一位女间谍
- 有施国是与夏朝同时期的一个小国,它的国内有一位叫妺喜的美女很有胆识,商便是在其帮助下灭掉了夏,她是中国有史以来的第一位女间谍。
-
- 兵痞董卓
- 董卓——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兽性匪类的“凉州帮”帮主;汉献帝的拥立者成了第一个专政首相;史称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罪恶滔天令“人神波
-
- 廉颇善饭
-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
-
- 大禹与禹余粮的故事
- 有一次大禹治水来到剡,见剡溪浊浪滔天,奔流中被一座大山迎面挡住,水位猛涨,洪水四溢,使剡溪两岸遭灾。大禹登上山顶察看地形后,决定劈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