绘制频数分布直方图的一般步骤

书籍:初中数理化公式定理大全 作者:石春蕊, 翟金鹏, 丁连才 朝代:2008-10-01 专题:书籍

1.计算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极差),确定统计量的范围.

2.决定组数和组距.数据越多,分的组数也应越多,当数据在100个以内时,通常按数据的多少分成5~12组.组距是指每个小组的两个端点之间的距离,实践中通常要求各组的组距相等.

3.确定分点:为了保持组距相等,往往把最小值减小一点作为最左边的分点;把最大值加大一点作为最右边的分点.

4.列频数分布表:列表时可采用数票法进行累计.

5.画频数分布直方图.

注意 当收集的数据连续取值时,绘制的就是反映连续型统计量的频数分布直方图.那么各个“条形”之间就应该是连续的,而不应该有间隔;当各组的组距相等时,所画的各个“条形”的宽度也应相同.

例1 对36个人的身高量出一组数据,如果取组距为5cm,那么可将数据分成6组,看表填空:

(1)第三组和第五组频数分别是__和__.

(2)数据中的最大值是__,最小值是__,它们的差是__.

(3)第一组和第四组频率分别是__和__.(精确到0.01)

答 (1)8,6.

(2)170,140,30.

(3)0.08,0.28.

例2 为了解学生的体能情况,抽取了某学校一个年级的部分学生进行一分钟跳绳次数测试,将所得数据整理后,画出频数分布直方图,如图所示,已知图中从左到右前三个小组的频率分别为0.1,0.3,0.4,第一小组频数为5.

(1)求第四小组的频率?

(2)参加这次测试的学生数是多少?

(3)若次数在75次以上(含75次)为达标,试估计该年级学生跳绳测试的达标率是多少?

解 (1)∵各小组频率之和为1,

∴第四小组的频率为1-(0.1+0.3+0.4)=0.2.

(2)∵第一小组的频率为0.1,频数为5.

∴参加这次跳绳的学生数为(人).

(3)跳绳测试的达标率为

[解析] 频数分布直方图通过等宽的小矩形的高表示各组相应的频数,每一个小矩形的高代表各组相应的频数,所以频数越多,矩形就越高,频数的多少可根据左边对应的数量确定,因此频数分布直方图能形象直观的反映各组频数的多少,是统计中表示量的常见的形式.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齐桓公简介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其祖先原为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思想家曾子的故里在哪里 曾子的后人是谁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华元作为人质留楚期间,通过公子侧结交了公子婴齐,与婴齐十分要好。一日,聚会之间,论及时事,公子婴齐感叹道:“今晋、楚分争,日寻干戈,天下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狐偃是如何将晋文公推向复国的道路的?
狐偃是如何将晋文公推向复国的道路的?
“有志始知蓬莱近,无为总觉咫尺远。”雄心壮志是茫茫黑夜中的北斗星,是人生中的指路明灯,是我们前行的力量源泉……中华民族超越千年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王翦离间计除李牧
秦国灭掉了韩国后,想一鼓作气再灭掉赵国,就派遣大将王翦、杨端和率领几十万大军分两路进攻赵国。一路由王翦任统帅从太原直接进逼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