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功和负功
1.对公式W=Fscosα讨论得知:
(1)当时,cosα>0,W>0,表示力对物体做正功.
(2)当时,cosα=0,W=0,表示力对物体不做功(力与位移方向垂直).
(3)当时,cosα<0,W<0,表示为对物体做负功.
可见,一个力作用于物体,可以对物体做正功,做负功,也可能不做功.
2.正功、负功的物理意义
功是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功的正负既不表示功有方向,也不表示功的数量的大小,既不能说“正功和负功方向相反”,也不能说“正功大于负功”,正功和负功只表示两种相反的做功效果.
力对物体做正功,说明物体在发生该段位移的过程中,该力是动力,使物体的能量增加.
力对物体做负功,说明物体在发生该段位移的过程中,该力是阻力,使物体的能量减少.
一个力对物体做负功,往往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功(取绝对值),这两种说法在意义上是等同的.
上一篇:功
下一篇:几个力对物体所做的总功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
- 曲沃恒叔为何忘恩负义,篡夺侄子晋昭侯政权
- 晋文侯三十五年(公元前746年),晋文侯去世,晋文侯的儿子、成师的侄子伯继位,是为晋昭侯。晋昭侯元年(公元前745年),晋昭侯将叔父成师封于曲
-
-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
-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
- 晋襄公太懦弱,大臣在他身上吐痰,都不计较!
- 这也是一代雄主之后接班人的共同特征,如胡亥较之于嬴政,汉惠帝较之于汉高祖,刘禅较之于刘备,唐高宗较之于唐太宗,建文帝较之于明太祖,都
-
- 秦孝文王,秦国最悲催的君主
- 秦孝文王(公元前302年-公元前250年 ),嬴姓,赵氏,名柱 (一作式 ),亦称安国君,秦昭襄王次子,战国时期秦国君主,正式在位仅3天。公元前250年,秦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