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能定理
1.内容:合力所做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增量)
2.表达式:W=E2—E=△E.
注意 ①动能定理虽然是在物体受恒力作用,沿直线做匀加速直线运动的情况下推导出来的,但是对于外力是变力或物体做曲线运动,动能定理都成立,要对动能定理适用条件(不论外力是否为恒力,不也论物体是否做直线运动,动能定理都成立)有清楚的认识.
②动能定理提供了一种计算变力做功的简便方法,功的计算公式W=Fscosα只能求恒力做的功,不能求变力的功,而由于动能定理提供了一个物体的动能变化△E与合外力对物体所做功具有等量代换关系,因此已知(或求出)物体的动能变化△E,就可以间接求得变力做功.
③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优点
动能定理对应的是一个过程,它只涉及到物体初、末状态的动能和整个过程中合外力的功,无需注意其中运动状态变化的细节,且涉及的功和能均为标量无方向性,计算十分方便,因而当遇到不涉及加速度和时间而涉及力、位移、质量、速度、功和动能等物理量大小的力学问题时,优先考虑用动能定理,用动能定理求解一般比用牛顿第二定律和运动学公式求解来得简便,甚至还能解决牛顿定律和运动学公式难以解决的问题,动能定理解题优于动力学方法,是解决力学问题的重要方法.
3.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一般步骤
(1)确定研究对象,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是单个物体(质点),或者是可以看成单一物体的物体系.
(2)明确要研究哪一段运动过程,以明确物体的初动能和末动能.
(3)分析研究对象的受力情况和各力做功的情况(大小?正负?),动能定理式中的“W”,指合力对物体所做的功,可以先分析受力,求出各力的合力F,当F恒定时,可以由公式W=Fscosα求出合力的功;也可以先分别求出各力的功,再求出它们的代数和,即为合力的功.
注意 动能定理的表达式是标量式(可以有正负),而有关的位移或速度均是相对于同一参考系(一般是地面)的量.
(4)根据动能定理列方程求解.
例1 一个质量为m的小球拴在钢绳的一端,另一端用大小为F的拉力作用,在水平面上做半径为R的匀速圆周运动(如下图所示).今将力的大小改为F,使小球仍在水平面上做匀速圆周运动,但半径变为R,小球运动的半径由R变为R过程中拉力对小球做的功多大?
分析 此题中,绳的拉力作为小球圆周运动的向心力,是变力,求变力做的功应使用动能定理.
解 设半径为R、R时小球圆周运动的线速度大小分别是v、v,由向心力公式得
由动能定理有, ③
由①②③式得W=1/2(FR—FR).
例2 质量为M=500t的机车,以恒定功率从静止起动,经时间t=5min,在水平轨道上行驶了s=2.25km,速度达到最大,v=15m/s,试求:
(1)机车的功率P;
(2)机车运动过程中所受的平均阻力.
分析 机车以恒定功率起动,由于速度越来越大,由P=Fv可知,牵引力不断减小,机车运动过程中,牵引力和阻力对机车所做的总功等于机车动能的增加.此时,牵引力的功可由求解:W=Pt.
解 (1)运动能定理:
其中,为机车所受平均阻力,当机车速度达到v,
将③代入①解得:
-
- “闱姓”赌博:科举制度的怪胎
- 科举制度产生于隋朝,千余年来,一直是中国人心目中至为神圣的事业。然而到了封建社会的末世,从神圣的科举制度中却蘖生出一个怪胎,它就
-
- 揭秘 袁天罡曾预言武则天为帝王之相是真的吗?
- 历史上的袁天罡不得不说他的预言什么的都是很牛X的。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袁天罡曾预言武则天为帝王之相是真的吗?
-
- 历代文曲星、文昌祠的演变
- 文曲星,亦称文星,其本名为文昌帝君。是中国古代学问文章、科举士子的守护神。道教奉其为主宰功名利禄的神仙。文曲星是中国古代对斗
-
- 子婴推动了秦朝的灭亡吗?
-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游途中病逝,赵高、胡亥和李斯合谋发动沙丘之变,由此胡亥登上了天子宝座,并矫诏赐死皇长子扶苏,随后打算对名将
-
- 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吗?
- 司马迁是中国古代伟大的史学家和文学家,他为我们留下了千古不朽的名作《史记》。然而,是不是有了司马迁才有《史记》呢?事实并非如此
-
- 秦始皇何时对王翦起了疑心
- 灭楚之战中,几十万大军在楚地按兵不动,这不免令人起疑。因为,万里进军,求的是速战速决,要是耗在那里,再好的时机也会耽误的。可是,秦始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