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野史解密

揭秘 袁天罡曾预言武则天为帝王之相是真的吗?

本文作者: (www.04bk.com) 时间 : 2017-08-07 09:49:57 如有异议请联系管理!

历史上的袁天罡不得不说他的预言什么的都是很X的。 今天给大家带来的是袁天罡曾预言武则天为帝王之相是真的吗?

袁天罡曾预言武则天为帝王之相是真的吗?

袁天罡,又叫做袁天纲,读音是yuántiāngāng。袁天罡是唐朝时期著名的天文学家、星象学家、预测家,他的算命非常出名,非常会算命,所算的命非常准确。早在武则天还是个幼女的时候,两人便有过一面之缘。初见到幼女时期的武则天,袁天罡下的脸色苍白这是怎么回事呢?  

u=2616375962,4015871448&fm=26&gp=0.jpg

有一天,袁天罡饭后散步路过了武则天家,他一看到武则天的母亲就说:“夫人是富贵之相,膝下必有富贵儿女。”这武则天的母亲甚是高兴啊,于是便领他进屋,袁天罡一看到家里的两个男孩便说:“夫人这两个儿子面容清秀,器宇不凡,将来必成大器啊!”  

武则天的母亲又把女儿武则天叫出来,武则天此时还是一副男孩子的打扮,袁天罡看了她一眼便脸色煞白:“我的天哪!这男孩生得睛凤颈。如果是个女儿,必将是帝王之才啊!”袁天罡在说完这句话之后,还警告武则天的家人别把刚刚这番话说出去。  

相关袁天罡预言故事  

袁天罡初仕隋末,为盐官令,官政空暇,以相术为雅谈。隋炀帝大业末年,窦轨寄居在剑南德阳县,跟袁天罡住在一起。窦轨当时的境遇困苦不堪,有一天让袁天罡给他看看面相,预卜一下未来的命运。袁天罡说:“你前额到发际骨骼隆起,一直连到脑后的玉枕处,你的下巴浑圆肥大。今后十年之内,你一定会富贵的,成为朝廷的贤臣良将。你的右侧下巴隆起,而且明洁光亮,应当以梁、益二州为分界线,树立显赫的功名。”窦轨说:“如果真如你说的那样,不敢忘你的大德。”  

后来窦轨果然官任益州行台仆射,到任后便请袁天罡,对他说:“从前你我在德阳县相见,怎么能忘啊!”说完,深施一礼,又请袁天罡为自己相面。袁天罡望了他许久,说:“你的面相和过去没有什么不同,然而眼睛色红连着瞳仁,说话浮躁,面色赤红,做了武将怕是要多杀人的啊,但愿你要警戒自己。”  

唐高祖武德九年,窦轨被召前往京城。临行前,他问袁天罡,说:“我这次应召进京,还能得什么官?”袁天罡回答说:“看你脸面上佳,下巴右侧有光泽,看来是又有好消息等着你。到了京城一定会得到皇上的恩遇,还将回到本地任职。”这一年窦轨果然被授官为益州都督,重新回到益州。  

有一年袁天罡在洛阳曾给杜淹王珪、韦挺三人相面,预言杜淹将以文章显贵而名扬天下;王珪不出十年将官至五品;韦挺面相如,将出任武官。并预言三人为官后都要遭贬谴,届时大家还会见面。果然在唐高祖武德年间,杜淹以侍御史入选天策学士;由太子李建成举荐王珪当上五品太子中允,韦挺出任武官左卫率。  

正当三人仕途一帆风顺时,没想到受到宫廷政变牵连,一起被贬到隽州,果然在这里又遇到了袁天罡。袁天罡再次相面预测“公等终且贵”,最后都要官至三品,三人前程及结局后来验证都不出其所料。

袁天罡

袁天罡,生卒年不详。唐代最著名的相师,中国相术大师。益州成都人。 隋末唐初天文学家、星象学家、预测家、风水大师、道士、相士。善风鉴,累验不爽,隋时为盐官令,入唐为火井(临邛)令。

相传他懂得“风鉴”,即凭风声风向,可断吉凶。又精通面相、六壬及五行等。著有《六壬课》、《五行相书》、《三世相法》、《推背图》(和李淳风共著)、《袁天罡称骨歌》等。

通志著录,其有《易镜玄要》一卷,久佚,袁天罡乃隋朝雅士袁守懿次子,原籍四川省江津县秦家坳乡(现重庆江津区石门镇永安村青岗堡)后辗转游走于长安洛阳等地,过着闲云野鹤的生活。当代阴阳易辨派创始人高煜翔评价袁天罡:“名如皓月罩千秋,声似春雷震古今。

上一篇:为什么袁天罡的墓没人敢盗?是什么原因让盗墓贼不敢挖袁天罡的墓? 下一篇:宇文泰为什么不自己称帝?揭秘宇文泰专制20年不称帝的原因 声明:揭秘 袁天罡曾预言武则天为帝王之相是真的吗?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陈平用计阴损:救刘邦用2000良家妇女抵挡楚军
陈平用计阴损:救刘邦用2000良家妇女抵挡楚军
司马迁的《史记》是我国史传文学的开山之作。他在《史记》中写活了许多历史人物,其卷六《陈丞相世家》中精心刻画的陈平的形象便是
王冕为何隐居躲名利
王冕为何隐居躲名利
一天,王冕和秦老爹正坐着闲聊,见从外头走进来一个人,头戴皂帽,身穿青布衣服。秦老爹马上立身起来迎接。这人姓翟,是县里的头役,也是买办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要离杀庆忌
要离杀庆忌
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光,在伍子青的引荐下结识了侠士专诸,利用专诸刺杀了吴王僚,自己作了吴王,即吴王阖间,但阖间总有一个心病未了,那就是王
张仪连横
张仪连横
战国末期,秦惠王任用张仪做国相,用连横政策对付诸侯的合纵政策,取得巨大成功。张仪先后去魏国四次,终于劝说魏哀王尊秦王为帝。接着,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