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的性质
1.乙醇的物理性质:
乙醇俗称酒精,是一无色透明,有特殊香味的液体,密度比水小,易挥发,与水以任意比互溶,沸点78℃,是有机溶剂.
注 无水酒精(含乙醇99.5%以上)的制法:通常蒸馏不能得纯酒精.94%~96%的酒精溶液为恒沸混合物.
2.乙醇的化学性质
(1)乙醇可与金属活动顺序表中Al以前的金属反应(含Al)
2CHCHOH+2Na→2CHCHONa+HCHOH+HX→CHCHX+HO(取代反应)
(3)氧化反应:
或
CuO+CHCHOH→CHCHO+Cu+HO,Cu作催化剂.
上一篇:乙醇的分子组成和结构
下一篇:乙醇的工业制法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
-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
- 汉文帝执法杀舅父
- 汉文帝刘恒(前202—前157),重视农耕,减轻地税、赋役等农民的负担,执行了“与民休息”的政策,使汉初农业生产迅速恢复;他在历代帝王中又以
-
-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
-
-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
- 清明节的由来,晋文公并不是真想杀介之推
- 晋文公流亡的时候,经常食不果腹、衣不蔽体。最艰难的阶段,就是流亡团队经过卫国的时候。他们不仅遭遇卫成公的冷遇,连卫国的百姓也不
-
- 伊尹负鼎典故
-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