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的生产控制

书籍:现代工程材料实用手册 作者:李继业, 郗忠梅, 苏永刚, 张峰 朝代:2007-08-01 专题:书籍

在混凝土施工中的生产控制,主要包括: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和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三个方面。

(一)混凝土原材料质量控制

组成混凝土的原材料水泥、水、砂和石子等,必须通过质量检验,符合国家或有关部门的现行标准的规定,达到混凝土用原材料的质量要求,否则不得用于工程。各种原材料应逐批检查出厂合格证和检验报告,为了防止市场供应混乱而产生混料及错批,或为防止由于时间效应而引起质量变化,材料在正式使用前应进行质量复检。

(二)混凝土配合比的控制

混凝土的配合比是通过设计计算和试配确定的,在进行配制混凝土的过程中,应严格按照规定的配合比进行配料,一般不得随意改变配合比。配合比设计和计算,是以干燥状态的骨料为基准的,因此,在施工现场要经常测定骨料的含水率,如果出现含水率有变化时,应及时调整混凝土的施工配合比。

(三)混凝土施工工艺控制

严格进行混凝土施工工艺的质量控制,是确保混凝土质量的关键。因此,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控制:

1.混凝土拌合时应准确控制各种原材料的称量,水泥和水的称量误差应控制在2%以内,细骨料和粗骨料的称量误差应控制在3%以内,拌合时间应控制在1~2.5min。

2.在混凝土的运输中,为防止出现离析、泌水等不良现象,应尽量减少混凝土的转运次数,缩短运输时间,采取正确的装料和卸料措施。

3.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采取正确的入仓方法,限制自由卸料高度,防止出现分层;对浇筑的每层混凝土,应按顺序进行振捣,严格防止出现漏振。

4.混凝土浇筑振捣完毕后,必须在一定的时间内进行养护,养护中保持必要的温度和湿度,保证水泥正常凝结硬化,从而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防止发生干缩裂缝。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李淳风与唐太宗的一段预言对话
李淳风与唐太宗的一段预言对话
唐太宗贞观七年,五月十九日,太宗问于李淳风曰:「朕之天下,今稍定矣,卿深明易道,不知何人始丧我国家,以及我朝之后登极者何人,得传者何人,卿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画符号。经过仔细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是商王朝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春秋时代,南方的楚国渐渐强大起来。楚庄王问鼎中原,意欲称霸诸侯。公元前597年楚兵伐萧,宋国曾派人去救萧,楚庄王决定惩罚宋国,以树立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介之推不姓介为什么?
华人对一个人的称呼很有意思,有姓名、名字、名号、姓氏等等,说起来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今天我们要讨论姓氏是什么?姓氏又是怎么来的呢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狐偃劝晋文公退避三舍,击退楚军
晋文公在各诸侯国的威望很高,很多小国有难,都会找晋文公帮忙。有一天,宋襄公的继任者宋成公写信给晋文公,说楚国要联合三国攻打宋国,请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王翦,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军事家。他任将军时,正是秦始皇征伐六国,统一天下之时。王翦南征北战,功勋显赫,是一位既报国又谋身的谋略家。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