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何信息与属性信息
信息是自然界物质间变化、运动、发展及相互作用的物质媒体,它的物理载体可以多种多样。信息作用于物质系统一般要引起物质系统的变化,利用物质的两个状态来表达和记录信息,给电系统处理信息提供了可能。最初,电力电子系统只用于照明或动力,后来开始用于表达、传递信息和运算。20世纪初,人们发现了电磁介质和数字电路系统在表示、存贮、处理信息中的巨大价值,于1946年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最初的信息代码存贮介质是穿孔纸带,它预示着人类又一次划时代的技术革命的到来。
20世纪50年代末期,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人们越来越认识到信息数字化对于促进人类发展的巨大价值,认识到信息数字化是计算机及自动化技术飞速发展的必然产物,也是社会发展的必然要求。今天,它已经成为人类社会与技术发展的必然趋势,正改变着许多技术领域的面貌。
测绘是人类技术一个古老的领域,历经数千年的发展,推动着数学、精密机械制造、印刷业等众多技术的发展。测绘技术主要侧重于对人类能触及的空间中物质系统的几何状态信息的获取和追踪,属于“查明现状”的信息勘察与测试技术的基础和主要组成部分。事实上即便是在传统的“测量”工作中,也包含有大量的“勘察”工作,即确定“对象”属性的工作。这些工作一般可以划分为“取得信息”(几何与属性信息)、“传递信息”、“信息的处理及加工”,直至提供“成果(成品)”等几个过程。
由于人类发明了文字、数字、纸张、印刷术和机械光学制造,使这些工作在技术与手段上不断进步,使之变得日益快捷、准确、方便和系统化。而测绘技术的发展大致可分为“尺估时期”、“机械光学时期”、“电仪时期”,以及20世纪80年代初期进入的所谓“数字时期”。
数字化测量技术是以对象几何与属性数据采集的数字化、数据记录数字化、成果处理与应用数字化为核心的一整套技术。以数字化测量仪器与计算机及通信技术结合为标志的数字化测量技术,代表了现代测绘及土木工程技术正向自动化、智能化、高可靠度的方向发展,并朝着较传统技术与方法大大提高适应性、灵活性、可靠性的方向发展。
在上述过程中,最先使用数字化技术的是在勘测信息的处理和加工方面。电子计算机出现后不久,开始用作计算工具,从原始资料处理到严密平差。但在很长一段时间,这种测量信息的数字化过程仅限于计算机内部。
电子测距工具相当长一个时期是采用模拟电路,20世纪70年代以后才出现数字电路的测距仪。因其信息数字化程度较低,许多早期的测距仪仍然不具备数据处理、存贮和由外部设备源取得或者控制的功能。80年代初以后,各种数字化的测量、测试、传递、计算、记录工具相继出现,如小型计算器、掌上机、电子经纬仪、数字应变仪等,工程测量各个方面的自动化、数字化程度大为提高。进入90年代,更加先进的、综合的数字化测量及数据处理系统相继出现,勘察测量技术进入全面数字化、自动化时代。
数字化测量(绘)的基本含义是,在对象的几何、属性信息的采集、传输、处理和成果提交的整个过程,实现用电子计算机及其他数字系统可以识别、利用的数字化形式表达全部可用信息和辅助信息,以实现更大程度的勘测作业自动化。科学技术的发展,特别是电子计算机技术、精密机械技术、自动化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的发展,使我们初步具备了实现工程勘测更高精度的数字化与自动化的条件,一场以全球卫星定位技术(GPS)、地理信息数字化与分析技术(GIS)、智能全站仪(TPS)以及现代测量通信技术为代表的巨大革命,使这一传统产业的面貌发生重大变化。
工程勘测自动化包括:数据采集自动化,数据传输自动化,数据分析分处理自动化,以及成果运用的自动化。
-
-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 在秦国,甘姓,是一个名门望族。前面故事里提到的甘茂,就是甘姓中的翘楚,他最大的官职,做过秦国的上卿。
-
-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画符号。经过仔细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是商王朝
-
- 双头鸡不叫说明有灾难?双头鸡是什么?
- 这是一关于双头鸡的故事,据说与王莽篡位有关,一起来看看……双头鸡汉武帝太初二年,大月氏国给汉武帝造贡上一只长着两个头、四只脚、
-
- 董卓的盗窃之道
- 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势,故得蹈藉彝伦,毁裂畿服。大以刳肝斫趾之性,则群生不足以厌其快,然犹折意搢坤,迟疑凌夺,尚有盗窃之道焉,及
-
-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
-
-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诗中“银丝”说的就是线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