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
测量学的主要任务是测绘地形图和施工放样。地形测图通常是在选定的点位上安置仪器,测绘地物、地貌。若只是在一个选定的点位上施测整个测区所有的地物、地貌,则是十分困难甚至是不可能的。如图1-3所示,在A点只能测绘A点附近的房屋、道路、地面起伏等地物地貌,对于山的另一面或较远的地方就观测不到,因此必须连续地逐个设站观测。也就是说测量工作必须按照“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进行。
在图1-3中,先在整个测区范围内均匀选定若干数量的控制点,如图中的A、B、C、D、E、F点,以控制整个测区。将选定的控制点按照一定方式联结成网形,称为控制网。以较精密的测量方法测定网中各个控制点的平面位置和高程,这项工作称为控制测量。然后分别以这些控制点为依据,测定点位附近地物、地貌的特征点(碎部点),并勾绘成图,如图1-4所示,这项工作称为碎部测量。在布局上应先考虑整体,再考虑局部;工作步骤是先进行控制测量,再进行碎部测量。
图1-3 控制测量与碎部测量
图1-4 某测区地形图
按照“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实施测图,由于建立了统一的控制系统,使整个测区各个局部都具有相同的误差分布和精度,尤其对于大面积的分幅测图,不但为各图幅的同步作业提供了便利,同时也有效地保证了各个相邻图幅的拼接和使用。
在图1-4中,控制点A、F附近的建筑物P、Q、R(图中虚线)就是根据控制点A、F及建筑物P、Q、R的设计坐标求出水平角和水平距离,在实地进行测定。建筑物施工放样也必须遵循“先整体后局部”,“先控制后碎部”的原则。先在施工地区布设施工控制网,然后根据控制点和放样数据来测设建筑物的细部点,把图上设计的建筑物位置在实地标定出来。
-
-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 春秋时代,南方的楚国渐渐强大起来。楚庄王问鼎中原,意欲称霸诸侯。公元前597年楚兵伐萧,宋国曾派人去救萧,楚庄王决定惩罚宋国,以树立
-
- 齐宣王拜颜斶
- 齐宣王田辟疆(公元前301年),战国时齐国国君,齐威王之子,妫姓。公元前320年继齐威王为田氏齐国第五代国君,公元前319—前301年在位。齐宣
-
-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 李广与程不识都是西汉名将。李广的祖上李信是秦国大将,曾率数千人攻逐燕太子丹,并生擒之,后因夸口用20万人可灭楚国,失败而归。李广勇
-
- 召公劝谏厉王:防民之口,甚于防川
-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周语上》:“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川壅而溃,伤人必多,民亦如之。是故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
-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 司马错与张仪就伐蜀或是伐韩的问题,争论于秦惠王之前,司马错主张伐蜀。张仪说:“不如伐韩。”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司马错张
-
- 文侯与虞人期猎原文,文侯与虞人期猎翻译
- 文侯与虞人期猎原文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无一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