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古书情节辞典

愚公移山

书籍:古书情节辞典 作者:张华 朝代:2004-05-01 专题:书籍

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方圆七百里,高达万丈,坐落在冀州的南面,河阳的北面。山北有个老头,叫做愚公,将近九十岁了。他家住在山的对面,苦于大山挡路,出入都要绕道,就召集全家人商议:尽一切力量把高山铲平了,开出一条大路,直通豫州的南部,达到汉水的南岸。家人纷纷表示赞同。他的老伴提出一个疑问:“凭你这点力气,连魁父那个小土包也啃不动了,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再说,那些土块石头,往哪里扔呢?”家人抢着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愚公就带着三个能挑担的子孙,凿石头,挖土块,用箩筐畚箕把土石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才换牙齿,也跑来帮忙。他们挑土运石,从冬到夏,才能来回一趟。黄河弯上有个智叟,笑着劝阻愚公说:“你怎么傻成这个样子,你已经是风烛残年了,剩下这点气力,连山上的一根草也难拔下,又能够把那些泥土石头怎么样!”愚公长叹一口气,说:“你的思想真是一窍不通。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下儿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呀。可是这两座山却不会再增高了,哪里怕铲它不平!”这时,智叟无话可说。山神听到这个消息,怕他挖山不止,就向天帝报告。天帝被愚公移山的诚意所感动,吩咐夸蛾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这两座山,一座放在朔州东部,一座放在雍州南部。从此以后,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的南岸,没有横断山脉阻隔在那儿了。

上一篇:吕梁丈夫 下一篇:杞人忧天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唐朝末年的猛鬼志怪传说 传说中的鬼怪—狐仙
唐朝末年的猛鬼志怪传说 传说中的鬼怪—狐仙
志怪故事的背景设定,往往是在路途中。晚唐裴铏所著《传奇》中的这一则比较典型:唐文宗开成年间,书生卢涵家住洛阳,有庄园在万安山脚下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甘罗太过聪明,人早死
在秦国,甘姓,是一个名门望族。前面故事里提到的甘茂,就是甘姓中的翘楚,他最大的官职,做过秦国的上卿。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秦王“子婴”为始皇弟成蟜子说——补《史记》秦王婴列传
“子婴”是末代秦王,关于他的出自,由于史书的失载,文献的歧异,至今没有可信的结论。本文参考历来学者的不同意见,重新检讨史料,考订“子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董仲舒斥孟子
董仲舒斥孟子
董仲舒与孟子的学术之争是鲜为人知的,可能许多人不相信,但这却是真实的。董仲舒画像这天,几只蜜蜂正在董宅后院飞来飞去忙着采蜜。董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孟子谏齐宣王勿好财色
一次,有人建议齐宣王拆毁明堂,齐宣王去向孟子讨教:“先生,您说要不要拆毁明堂?”齐宣王孟子答道:“明堂是有道德而能统一天下的王者的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