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桥兵变
宋太祖,姓赵,名匡胤,涿郡人。其父赵弘殷为周朝检校司徒,岳州防御使;其母杜氏,安喜人,生赵匡胤于洛阳夹马营中,分娩时赤光满室,异香经宿不散,所以人们称赵匡胤为香孩儿。他父亲早逝,母亲孀居,兄长匡济和弟弟匡赞也死,故剩下他和弟弟光义、光美三人,都在陈拊门下学习,陈见他们三人聪明过人,尽心训导,文传孔孟,武授孙吴;学业已成,又拜赵学究为师再学习。开始,匡胤在周世宗朝中做小官,不久补为东西班行首,后来又升为殿前都指挥使,掌管军政要务。他常随周世宗出征打仗,屡建大功,深得众人喜欢。一日,周世宗在文书箧中发现有一尺长的木简,上写:殿前点检作天子。世宗大惊,次日将殿前点检张永德杀了,命赵匡胤接任其职。世宗死,幼儿宗训即位,加封匡胤为检校太尉,领归德节度使。此时大辽与北汉联兵五十万自土门东下,侵犯中原。朝廷急忙召集文武会议,派赵匡胤率领禁兵御敌。这天,赵匡胤领兵驻扎于陈桥。同行的指挥使苗训善观天文,见日下复有一日,黑光围绕很久,就对楚昭辅说:“此非天命乎?”这天晚上,殿前都指挥使石守信、侍卫亲军都指挥使高怀德等大臣共同商议:“主上幼弱,我辈出力死战,谁能知之。如今不如先立赵点检为天子,然后北伐。”众人商议已定,便在次日黎明各军士披着盔甲,手拿武器,直到赵匡胤寝所,大声呼喊:“今我等无主,愿策太尉为天子!”赵匡胤夜里酒醉未醒,被惊起,急忙披衣出寝,欲问众人出了何事。诸将把他扶拥出厅,把预先准备好的黄袍披在他身上。众人跪拜,欢呼万岁,然后扶他上马,拥护着他回到汴京。赵匡胤对众人说:“你们自贪富贵,立我为天子,能从我命则可,否则莫能为你们的主了。”众人齐声答道:“惟命是从。”赵匡胤道:“太后、主上,我所北面事者,勿得惊犯;公卿皆跟我一样,勿得欺凌;市中货物、府库宝器不得抢夺,不许妄杀一人。听命者重赏,不用命者则诛于市”。众军士一一诺应,于是肃队而行,进入京城,直到崇文殿,召集文武百官前来朝贺。这时翱林承旨陶谷送来诏书,让位给赵匡胤,赵匡胤即皇帝位,封周主为郑王符,太后为周太后,迁之西宫。大赦天下,国号大宋,改年号建隆元年。封三代为皇帝,封母杜氏为皇太后,封妻王氏为皇后,封弟光义为晋王,光美为秦王。文武百官各升一级,遣使遍告郡国。
-
- 揭秘唐初四杰王勃的代表作滕王阁序千金难买一字的原因
- 古代诗文中,有很多因妙用一字而倍受后人称赞的事例,如王安石的“春风又绿江南岸”中的“绿”字,张先的“云破月来花弄影”中的“弄”
-
- 《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
- 与《资治通鉴》同为“史学双璧”的《史记》是从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写起,《资治通鉴》为何从周威烈王23年写起?比如《史记·六国年表》
-
- 对董卓的评价
-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
- 华元杀羊招士,和华元为何打败仗有什么关系?
- 公元前607年春天,郑国的公子归生奉楚国之命讨伐宋国。宋国派华元、乐吕率师抵御,与郑师交战于大棘。华元是宋国的右师,主持朝政,但不
-
-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
- 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
- “非”带有否定、批判的意思,孟子为何被荀子所“非”呢?且让我们一探究竟。荀子把孔子当做圣人看待,从政治主张、学术思想,到道德情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