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古书情节辞典

假包冕正法

书籍:古书情节辞典 作者:张华 朝代:2004-05-01 专题:书籍

国丈庞吉,屡次设奸计谋害包公。包公手下有个赵,一日与董平从开封来到观城县榆林镇,进兴隆店喝酒,见有一个老头儿满面愁容,像个乞丐似的,问明情况,便叫他同桌吃饭。这老头儿叫赵庆,山东观城县人,是本县的承差。只因有位假包三公子上太原进香,借包公之名,所过州县要预备公馆、程仪,稍有不到之处,他便勒索个不了。知县派赵庆迎接这位假包三公子,因无纹银三百两孝敬,被知县责他慢待,打三十大板,后被假三公子吊在马棚里鞭打,实在受不了才逃出来,落得有家难奔,有国难投。赵虎一听,关系到包公,便叫赵庆递诉呈,并指引他递到开封府。不想赵庆来到京都,只听见太师出来,便高举呈词,喊冤枉,递上去,但这位太师却不是包太师,而是庞吉太师,把呈词递错了门。庞吉一见呈词,如获至宝,请来女婿孙荣、门生廖天成,起草奏摺,要把包公参倒。次日,仁宗视朝,将庞太师折子御览,宣包公询问。包公见告自家子弟,向上奏明,有三个侄儿,长、次俱务农,惟三侄叫包冕是个生员,侄儿不肖,锁拿来京,严加审讯。圣上即传旨,锁拿包冕。且说假三公子正走到城中热闹处,就被锁拿。此时却有一个假包兴,假传相爷钧谕,向解官借道与钦犯说话,叫假三公子受审时只管应承,相爷自有相救之法。解官押假三公子到兵部交差,由大理寺文大人额外添派兵马司孙荣,都察院廖天成三堂会审。庞吉已派人到各州县,查回勒索数目。假三公子因听假包兴之言,放胆应承。因案件牵涉包兴,可怜真包兴什么也不知道,被重打二十大板。再说包公被庞吉参了一本,正在气恼,忽报三位公子到,一怔,立即传见,盘问路上情况,并无勒索一事,就让公孙策带领他到大理寺质对。一对,大公子认出冒名的是武吉祥。武吉祥原是包公底下用人,被逐出后,毫无营运,便与兄弟武平安计议,因武吉祥面庞颇似三公子,便诈称三公子,说是奉太夫人之命,到太原进香,沿途勒索。大理寺质对明白,奏明皇上,皇上又喜又恼,喜的是包拯并无此事,恼的是庞吉素与包卿做对。文大人让包公访查假包兴,包公立即派四个快头出访,捕到假包兴。他叫庞光,在庞府账房干事,面貌仿佛包兴,故庞吉叫他假扮,在途中假传相爷钧谕。包公秉法定了武吉祥御刑处死,庞光责放,赵庆仍回本县当差。至于庞吉,仁宗念他身系国戚,永不准入朝从政;孙荣、廖天成降三级调用。

上一篇:阴错阳差 下一篇:杨芳怀忠主仆见礼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甲骨文用辞及福祐辞
“用”字在甲骨文中出现超过两千次,属极为常见的字词之一。“用”字大部分出现在祭辞中,但也有不少与祭祀无关的文例;另外还有几百条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王翦攻楚 先讨封赏
王翦,战国末期秦国著名军事家。他任将军时,正是秦始皇征伐六国,统一天下之时。王翦南征北战,功勋显赫,是一位既报国又谋身的谋略家。王
廉颇善饭
廉颇善饭
廉颇,生卒年不详,嬴姓,廉氏,名颇,山西太原(一说山西运城,山东德州)人。战国末期赵国的名将,与白起、王翦、李牧并称“战国四大名将”。曾率
董仲舒斥孟子
董仲舒斥孟子
董仲舒与孟子的学术之争是鲜为人知的,可能许多人不相信,但这却是真实的。董仲舒画像这天,几只蜜蜂正在董宅后院飞来飞去忙着采蜜。董
商均墓在哪里?商均墓介绍
商均墓在哪里?商均墓介绍
商均墓位于虞城县北 12 .5公里的利民镇 (原虞城县城) 西南。现存墓高4米 ,直径35米。据《虞城县志》记载:“虞帝子商均墓,位于城西南
晋惠公是怎么死的,晋怀公是如何继位的?
晋惠公是怎么死的,晋怀公是如何继位的?
公元前643年(晋惠公八年)夏季,晋惠公将太子圉送往秦国作人质,女儿妾在秦国作侍女。 秦穆公把河东土地归还给晋国,并把宗族之女嫁给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