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尉圣恩寺志

书籍:中华古文献大辞典地理卷 作者:王兆明, 傅朗云 朝代:1991-08-01 专题:书籍

寺观志。明周永年纂修。十八卷。永年字安期,江苏吴江人。诸生,少负才名,工文,晚避乱居吴中西山,著有《吴都法乘》等。邓尉山位于太湖北岸,明嘉靖间沈润卿创志,崇祯十五年(1642)辑成是书,记事止于崇祯十一年,约十万字。冠邓尉山寺形胜图、邓尉登山入寺津路图、圣恩禅寺殿堂楼阁全图,绘制颇精,形象准确,图说简洁明了。所记面积、邻近七十二山、水陆交通、寺院建筑布局等,均具自然景观、文化景观之资料价值。正文分本志、泉石、梵宇、禅祖、名释、圣制、奏对、谢表、公移、碑记等二十二门,下分目分条。其中泉石、梵宇、寺记、塔庙等门记载三泉、十井、八十三处庵堂殿阁(包括清代补建)、十六处塔庙祠墓。碑碣塔铭、钟偈等多有宗教、建筑技术等史料。有明崇祯十五年(1642)刻本,清乾隆间刻本(记事止于乾隆四年),民国十九年(1930)影印本。

上一篇:(乾隆)邓州志 下一篇:(光绪)双流县志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刘鹗与甲骨文历史上第一部著录书《铁云藏龟》
刘鹗与甲骨文历史上第一部著录书《铁云藏龟》
您看到展柜中所陈列的线装本书籍是《铁云藏龟》。这本书是“殷墟”甲骨文历史上的第一部著录书,刘鹗辑。 ——中国文字博物馆解说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公元前650年,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并做了晋国的国君,这就是后世称呼的晋惠公。夷吾即位后,秦国大将公孙枝住在晋都,索取
董卓洗劫洛阳城
董卓洗劫洛阳城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华元劝晋国、楚国休战
晋国、楚国两大国之间连年征战,各自损失极为惨重。宋卿华元得知晋、楚两国有谋求媾和之意,就主动出来斡旋,促成晋、楚结盟。华元不但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李牧:首位击败匈奴的名将
李牧:首位击败匈奴的名将
李牧是赵国名将,出生年月不详,死于公元前229年。李牧和白起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做出无数贡献,最后却被国君杀害。李牧的死比白起更惨,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