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槎纪略
台湾地方志。清姚莹(1785—1852)撰。五卷。莹字石甫,号展如,安徽桐城人。嘉庆进士,历官知县、按察使。镇守台湾多年,熟悉地理民情。此编约当道光九年(1829)成书,记事止道光六年,约七万余字。分复建凤山县城、埔里社纪略、噶玛兰原始、台北道里记等二十四篇。侧重于军事设施和镇压台湾人民起义过程。其中埔里社纪略多据府志和《番俗六考》,并订正其误。西势社番和东势社番详载各社少数民族人口、土地、租税具体数额。台北道里记详载居民分布、各地出产、交通贸易、军事设施和文化生活。凡有关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资料,颇多参考价值。有道光十二年(1832)刻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影印本和校点铅印本。《台湾文献史料丛刊309种提要》可参考。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袁绍手下四大谋士都是怎样死的?
- 新版《三国》总的来说拍得还是很不错的,断断续续看了好几集,印象比较深的是战争的场面拍摄的非常宏大壮观,比如官渡之战和火烧赤壁,新
-
- 齐桓公是怎么死的?齐恒公死因竟如此凄惨!
- 齐桓公简介齐桓公(?-前643年10月7日),春秋时代齐国第十五位国君,姜姓,齐氏(其祖先原为吕氏),名小白。齐僖公的儿子、齐襄公的弟弟。春秋五霸
-
-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 公元前650年,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并做了晋国的国君,这就是后世称呼的晋惠公。夷吾即位后,秦国大将公孙枝住在晋都,索取
-
-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
- 宋端宗 - 在流亡途中受惊而死的南宋幼帝
- 宋端宗赵昰(公元1269-1278年),南宋第八位皇帝,庙号端宗,谥号裕文昭武愍孝皇帝,又有史称宋帝昰。宋端宗赵昰(1269年7月10日-1278年5月8日,昰:
-
- 围魏救赵中,田忌发挥了什么作用?
- 古人云:“治兵如治水。 ”面对来势凶猛的强敌,一味硬碰,无异于以卵击石。所以应当避其锋芒,采用分导引流的办法:或者攻击敌人的薄弱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