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历)应州志
山西地方志。明田蕙纂修,王有容校刊。六卷。蕙字绎斋,应州(今山西应县)人。万历赐进士,历官蒲城令、通政使司。有容,陕西朝邑(今大荔)人。举人。官知州。应州创志于明弘治,是为再修,万历二十七年(1599)书成。约十万字。志分地理(附地图四幅)、营建、食货、政事、人物、艺文六门,含沿革、分野疆域、形胜、风俗、山川、古迹、城池、堡寨、户口、田赋、农桑、物产、官师、名宦、武备等四十三目。为该县现存最早的志书。记明代州城建筑、公署厅堂和全州十七座堡寨、十五处铺驿、十二墩台等,记洪武、万历两次人口统计数为可贵资料。古迹载有汉卤城、唐金城等遗址二十七处。艺文占全书之半,首载诰敕十余条,次收各类题记碑文,有明王家屏《新修应州城记》、田蕙《应州重修南关记》等。有万历二十七年刻本,1984年应县县志办校点铅印本,附应县文史研究馆《田蕙〈应州志〉抄成后记》一文。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诸葛亮不遇刘备会隐居一生吗
- 作者:长空星照 来源:新浪博客三国时期是个人才辈出的时代,很多文臣武将都在很年轻时就能出人头地。又因为诸侯都想成就自己的“大业
-
-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晋文侯威胁最大的不是其弟“成师”,而是殇叔
- 周宣王的时候,晋国国君是晋穆公,穆公的太子叫仇,后来又生了个小儿子成师。《左传》和《史记》都记录说,当时就有个叫师服的贤大夫发表
-
- 豫让:模范忠臣
- 赵氏灭掉了智伯领导的智氏集团。为了抒发自己报仇雪恨后的喜悦心情,赵氏的老大赵襄子找来能工巧匠,把智伯的脑袋砍下来做成了一件工
-
- 黄石公是什么人呢?为什么要给张良一本书?
- 黄石公(约公元前292年-公元前195年),秦汉时隐士,别称圯上老人、下邳神人,后被道教纳入神谱。《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