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小志
名胜志。清宋犖(1633—1708)撰。二卷。犖字牧仲,号漫堂,又号西坡,河南商丘人。官江苏巡抚、吏部尚书、太子少师。精鉴藏、善画,淹通典籍。有《西坡类稿》、《筠廊偶笔》等。沧浪亭在苏州,为北宋苏舜钦所建,自欧阳修题诗其名益著。宋氏搜集前人传记诗文辑为是编,康熙三十五年(1696)成书。约二万字。卷首沧浪亭图。正文分传、志、诗、记、序、志铭、祭文、记等八目,附宋氏记、诗各一篇,尤侗、范承勋诗各一首。记述是亭故实,表彰苏舜钦之德才。惟所采多为苏氏之作,与亭所涉无多,又南禅寺近亭,非亭之故址,属附会。是研究苏州史志和园林艺术的参考文献。有光绪十年(1884)刻本。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上官婉儿的爱情多波折
- 上官婉儿是武则天的贴身秘书:上官婉儿(公元664-710),陕州陕县(今属河南)人,唐高宗时宰相上官仪的孙女,是一位身在宫廷斗争的夹缝中,先挣
-
-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画符号。经过仔细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是商王朝
-
- 秦穆公:羊皮换贤
- 秦穆公(?─前621),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自幼便胸怀大志,于公元前659年即位,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任人唯贤,使国势逐渐强大起来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
-
- 宋国华元被俘,留在楚国的故事
- 华元作为人质留楚期间,通过公子侧结交了公子婴齐,与婴齐十分要好。一日,聚会之间,论及时事,公子婴齐感叹道:“今晋、楚分争,日寻干戈,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