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航海图
全称《自宝船开航从龙江关出水直抵外国诸番图》。海图。明郑和(1371—1434)等修作。一轴。和,原姓马,小字三保,回族人。祖居云南昆阳州(今昆阳县)。受明成祖朱棣派遣,率船队七次下西洋,曾至亚、非数十国和地区。最远至东非肯雅(Kenya)的幔八撒(Mombasa)(今肯尼亚蒙巴萨)。全图采用形象“对景图”画法。我国境内十八幅,海外国家二十二幅。航线起自我国南京下关。画有从中国至亚非各国许多航线,并在许多关键地方标有牵星数据。还有从一地到另一地的更数。及各地平潮时的浅沙,礁石和港口等。海岛以范围线表示。岛上绘有地物等要素。山和居民地都有名称注记。共载地名五百多个。为研究十六世纪以前中西交通史的重要资料。硬将印度洋压成狭长的海湾,使图部分失真。该图载于明末茅元仪《武备志》第二百四十卷。是我国现存较早、系统和完备的航海图。在我国海图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向达整理《郑和航海图》1961年中华书局出版。刘《(整理郑和航海图序言〉读后》,(《历史地理》第四辑,1986年)等可资参考。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