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绪)榆社县志
山西地方志。清王家坊修,葛士达纂。十卷,首一卷,末一卷。家坊字少崖,浙江分水(今桐庐西北)人。道光拔贡。历官知县、知州。士达字子才,上海人。附生。历官知县、知州。著有《戎帷琐志》等。榆社,隋置县。清属山西辽州。首志修于康熙,再修于乾隆。是为三修,为通志备采,经王、葛接踵纂修,光绪七年(1881)成书。约二十六万字。卷首有地图五幅。志分域地、田赋、学校、邑官、选举、人物、典礼、营建、艺文、拾遗十门。下分沿革、疆域、山川、古迹、物产、户口、风俗、碑记、灾祥等八十五目。为榆社内容较丰富的志书。保存康熙、乾隆两志的主要史事。山川目主记境内二十余山和三条河。详载漳河水灾和历次治漳事迹。古迹目记有箕城、孙膑坡、庞涓墓、赵王府等十八处。门目后有论。其中有葛士达《治漳说》、《浚治城外漳河记》为重要水利文献。有光绪七年刻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
- 花木兰结婚了吗? 花木兰的丈夫是谁?
- 花木兰,是中国文学作品中一位代父从军的女性人物。该故事之背景为北魏对抗柔然期间。在故事中,花木兰是个年轻女孩,她穿着男装加入军
-
- 为何“甲骨文之父”是王懿荣
- 1899年,金石学家王懿荣因病买药,发现中药“龙骨”上有些奇怪的刻画符号。经过仔细研究,王懿荣认为“龙骨”上的这些刻画符号是商王朝
-
- 古代庙号和谥号是什么意思?末代皇帝溥仪庙号和谥号是什么?
- 一般认为,庙号起源于商朝,如太甲为太宗、太戊为中宗、武丁为高宗(成汤有可能是太祖)。庙号最初非常严格,按照“祖有功而宗有德”的标凖
-
-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
- 孔子为什么选曾子接班 曾子是个什么样的人
- 曾子生于公元前505年,一共活了七十一岁,春秋鲁国人。十六岁的时候认识了孔子,拜在其门下,是儒家的代表人物之一,勤奋好学,孔子死后将衣
-
- 汉文帝嬖幸邓通之谜
- “文景之治”是可与“贞观之治”媲美的太平盛世,然而,对“文景之治”起了很大作用的汉文帝也避免不了和其他皇帝一样的缺点:宠幸小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