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隆)福州府志
福建地方志。清徐景熹修,鲁曾煜等纂。七十六卷,首一卷。景熹,浙江钱塘(今杭州)人。赐进士出身,曾任翰林院编修,福州知府。曾煜,浙江会稽(今绍兴)人。官翰林院庶吉士。福州修志始南宋,有淳熙梁光家《三山志》。明凡四修。是志大抵以《三山志》、明正德二志为基础,参万历四十年喻政修《福州府志》和新旧福建通志。乾隆十六年(1751)修。一百零八万余字。卷首冠以福州府总图、府城、府学、府治及十邑疆域诸图。次为分野、建置、沿革及表、疆域附形势、城池附街坊、山川、水利、户口、田赋、学校、军制、海防、古迹、风俗、物产、职官、选举、人物、释老、艺文、碑碣、祥异、外记等三十二门。以详乾隆前百余年名物制度为特点,征引典册,俱记书目。间附按语,遇有所疑则辨明义。山川分县载记,详其主从脉络,于水详其源流支派。共记山、岭、岩、洞三百余。河、江、湖、泉一百二十余。祥异辑录自唐大历二年(767)迄清乾隆十六年(1751)水、旱、蝗、飓、地震等资料,对研究是地自然地理颇有价值。海防凡古今海道、制防无不备载。名宦传五百余,人物传一千一百余。艺文分经史子集,凡贤达撰述必录。为该地较有价值历史资料。有乾隆十九年(1754)刻本,道光二十九年(1849)补刻本,台北《中国方志丛书》本。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推荐阅读
-
- 齐桓公庭寮求贤
-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
- 对董卓的评价
- 三国志作者陈寿评曰:“董卓狼戾贼忍,暴虐不仁,自书契已来,殆未之有也。”后汉书评曰:“董卓初以虓阚为情,因遭崩剥之埶,故得蹈藉彝伦,毁裂
-
- 华元杀羊招士,和华元为何打败仗有什么关系?
- 公元前607年春天,郑国的公子归生奉楚国之命讨伐宋国。宋国派华元、乐吕率师抵御,与郑师交战于大棘。华元是宋国的右师,主持朝政,但不
-
-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