畿南河渠通论
水利志。清佚名撰。一卷。约万字。分论渤海、海河、淀河、子牙河等关系京津安危的水系,历述其支流发源、沿河州县、历代变迁、水灾沿革,重点记述清代所修水利工程,尤以雍正年治水经验为主,并以此驳斥明代治水诸弊。力主疏浚分流,反对修堤筑坝,提倡治本,驳斥治标。在论永定河水利中,举金大定二十七年筑坝建桥(即今卢沟桥)为例,说明导至水急如箭,东决西淤,倏忽迁改,故名无定河,元明二代无宁岁。康熙三十七年,大筑堤堰,疏浚兼施,三十余年,河无迁徙。“堤日增高而河亦与之俱长,分水之道既多则奔腾之势自减”,可谓后世治河者座右铭。全书十三议,列举史事,详尽生动,论点坚实,论据充足。于京津水利不无裨益。有《小方壶斋舆地丛钞》本。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相关阅读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妇女祭祀床公、床母
- 我国汉族有床神信仰,床神有床公、床母之分。也许是由于妇女在生育中的地位和作用,民间在床神信仰中,多以“床婆”、“床母”相称,而“
-
- 齐桓公庭寮求贤
- 齐桓公一心想称霸于诸侯,他懂得 “得士者强,失士者亡”的道理,积极地招贤纳士。其中流传着这么个故事。齐桓公是春秋时期的第一个霸
-
- 孔子门人曾子故里在哪里
- 曾子又叫曾参,是春秋末年鲁国人,山东作为孔孟之乡,人文色彩浓厚,曾子也是山东省嘉祥县人,这点从史记和建筑遗迹上都可以看出来。
-
- 董卓罪恶滔天,干了哪些坏事?
- 《后汉书》称董卓罪恶滔天,百年不遇。违逆天地人伦,人神不安,弄得天下崩溃鼎沸,京城化为尘埃。并悲叹:“呜呼,人之生也难”,“天地之不仁
-
- 晋文侯为什么勤王,文侯勤王的历史意义
- 公元前785年,晋国第九位国君晋穆侯去世。按照周礼“嫡长子继位”的规定,应该由穆候长子姬仇继位。但是,手握军事权力的穆候之弟(不知
-
- 司马错:司马迁之先祖的军事家与政治家
- 司马迁在《史记》中明确指出,他的祖先是世袭的史官,从周朝开始就是宫廷史官,司马错更是他的直系祖先。司马错剧照司马错是个神人,他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