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可波罗游记
地理游记。(意)马可波罗(1254—1324)口述,鲁思梯谦笔录。四卷。马可波罗古代著名旅行家,1254年生于意大利“水城”威尼斯。1271年随父尼可罗·马可和叔父马飞阿来中国。1275年至1292年间在中国元朝供职。曾奉命巡视各省,出使南洋诸国。1295年回国因参加对热那亚作战被浮下狱。在狱中口述游历往事,由比萨人鲁思梯谦笔录成书。中文译本约二十三万字。共二百二十三章。序言六章,记波罗兄弟从君士坦丁堡出发周游世界和拜辞大汗回国诸事。卷一,为从小亚美尼亚到大汗上都沿途各地见闻录;卷二,为忽必烈大汗和他的都城、宫廷、政府以及西南行程中经历的城市和省的见闻录;卷三,记载有关日本群岛、南印度和印度海的海岸与岛屿;卷四,为鞑靼各王公之间的战争和北方各国情况。该书取材广泛,内容宏富,文笔生动,被誉为“世界奇书”。其记叙的地理范围,北至北冰洋,南至印尼的爪哇,西至地中海沿岸和非洲东部,东达日本列岛。跨欧、亚、非三大洲。其中涉及我国七十余章,西起今新疆喀什、叶城,北至上都(今内蒙古多伦附近),西南至云南、西藏,东南达福州、泉州等五十多个城镇和地区。对各地的自然、经济、政治、城市、宗教、婚姻、丧葬、疾病、奇风异俗、自然资源和特产等备加载录。为扩大欧洲人的眼界开辟一个新天地。它是有关我国十三世纪中至十四世纪元代重要历史和地理典籍,具有很高的史料价值。该书从笔录成书起,辗转传抄,被译成几十种文字。有八十余种版本。其中有美国作家曼纽尔·科姆罗夫英译本、中国张星烺译《马可·波罗纪行》本、1981年陈开俊等合译《马可波罗游记》,福建科学技术出版社本。
-
-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
- 伊尹负鼎典故
- “伊尹负鼎”是一个典故,出自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主要讲的是伊尹给商汤借着谈论厨艺的机会跟他讲治国之道的故事。也有学者把
-
- 九天玄女与福州线面的传说
- 宋朝诗人黄庭坚的《过土山寨》诗云:“南风日日纵篙撑,时喜北风将我行。汤饼一杯银线乱,蒌蒿数筯玉簪横。”诗中“银丝”说的就是线面
-
- 晋穆侯夫人之墓,随葬品竟达4280件!
- 晋穆侯墓发掘于1993年,是晋侯墓地唯一的一组一夫二妻并列墓葬形制。墓M62是《左传》、《史记》中晋穆侯夫人齐姜之墓,M63则据所出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