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湖北英烈辞典

牟伦扬

书籍:湖北英烈辞典 作者:湖北省民政厅 朝代:1997-04-01 专题:书籍
【生卒】:1919—1944

又名鹏翠,化名顾宁,曾用名司军城、东方红等。土家族。利川人。1919年3月6日出生于一个小商家庭。6岁读私塾,8岁进汪营高小学习。1934年,考入恩施省立十三中学。初中毕业后,无钱升高中,适逢恩施专署招考小学教师,牟前往应考得中,分到恩施沐抚小学任教。后得伯父资助,考入武昌高中。在校期间,关心时局变化,常与进步同学议论国家大事,阅读进步书刊,对中国共产党的各项主张深表赞赏和拥护。1937年底,毅然离开武昌,投奔革命圣地延安。1938年1月,被分到安吴堡战时青年训练班学习。2月,转往陕北公学十一大队学习。5月,被分配到华北抗日前线的《抗敌报》(《晋察冀日报》之前称)担任编辑、记者工作。他不仅是一位活跃在抗敌前线的战地记者,而且担任了报社机关自卫队队长。一手拿笔,一手拿枪,夜晚行军转移,白天隐蔽起来编印报纸。尽管环境极其艰苦,从来没有表现过一丝消极情绪。有段时间,他还担任过报社印刷厂厂长。同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在《晋察冀日报》任编辑、记者时,用司马军城、东方红、寒红、华晋、雪金、耐茵、围塞等笔名,发表了大量的歌、社论、墙头小说、报告文学、通讯和杂文等文艺作品,他的作品通俗、朴实,很有战斗力,在晋察冀边区具有广泛的社会影响。当时任《晋察冀日报》总编辑的邓拓,曾这样赞扬他:“诗人司马军城同志完全不同于寻常的所谓诗人。他没有什么诗人的气质,而具有更多的属于战士的那种气质。”抗战期间,作家魏巍和牟伦扬同在晋察冀革命根据地工作过,魏巍在他编选的《晋察冀诗林》中收有牟的诗抄《世界是我们的》。魏巍称赞牟是“一个热情的诗人,一位优秀的同志”。1942年,华北敌后抗日战争进入极其艰苦的阶段,中共中央北方局决定抽调牟伦扬等一批优秀干部支援华北。牟化名顾宁从晋察冀边区跋山涉水,越过敌人10多道封锁线来到冀东地区,担任《救国报》总编辑。顾宁到《救国报》以后,兢兢业业,任劳任怨,他的足迹踏遍了长城南北广大游击区。为了配合当时的武装斗争,冀东地区成立了革命文艺组织“铁骑社”,出版了文艺刊物《铁骑》,顾宁热情支持并亲自修改稿件。后中共冀东特委成立全区性的革命文艺组织“新长城社”,出版一份综合性刊物《新长城》,顾宁任主编。不久,顾宁又担任冀东十五分区《救国报——燕山版》主编。1943年4月7日,顾宁带领4位同志到丰润白官屯附近采访。不幸被100多名全副武装的日寇包围。顾宁等人凭借仅有的几支勃朗宁奋勇突围。激战中,顾宁被敌人炮弹击中牺牲。顾宁牺牲的噩耗传到晋察冀日报社,全体同志悲痛欲绝。邓拓在连夜赶写的祭文中说:“军城短短的一生,是充满真正的革命诗篇的一生,这个掩埋在冀东原野上的青年人的尸首可以朽坏,但他的诗魂是不朽的!”他还作了一首七言律诗,哀悼司马军城。

上一篇:孙砚田 下一篇:严子汉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袁绍手下四大谋士都是怎样死的?
袁绍手下四大谋士都是怎样死的?
新版《三国》总的来说拍得还是很不错的,断断续续看了好几集,印象比较深的是战争的场面拍摄的非常宏大壮观,比如官渡之战和火烧赤壁,新
董仲舒斥孟子
董仲舒斥孟子
董仲舒与孟子的学术之争是鲜为人知的,可能许多人不相信,但这却是真实的。董仲舒画像这天,几只蜜蜂正在董宅后院飞来飞去忙着采蜜。董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李广与程不识的不同之处
李广与程不识都是西汉名将。李广的祖上李信是秦国大将,曾率数千人攻逐燕太子丹,并生擒之,后因夸口用20万人可灭楚国,失败而归。李广勇
要离杀庆忌
要离杀庆忌
春秋时期吴国公子光,在伍子青的引荐下结识了侠士专诸,利用专诸刺杀了吴王僚,自己作了吴王,即吴王阖间,但阖间总有一个心病未了,那就是王
子产与伯石
子产与伯石
春秋时,郑国的子产很有才干,精通政事,善于治理国家,因此被委任管理国家大事。子产手下有一个非常能干的官员,名叫伯石,平时交付他做的事
公孙龙与庄子辩论为何词穷?
公孙龙与庄子辩论为何词穷?
人称诡辩家的公孙龙,与庄子辩论时为什么会觉得自己词穷呢?且让我们细细道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