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平
【生卒】:1919—1943女。松滋人。其父李逊夫,早年加入中国共产党,李平自幼随父母在北平(北京)读书。李平受父亲教诲和影响,立志献身革命事业。中学时代,她转到上海读书。1935年“一二九”学生运动时,在上海参加抗日救亡运动。1936年,考入上海复旦大学。同年冬弃学,与一批进步同学奔赴山西太原,入山西革命大学。1937年初转赴延安,入抗日军政大学,并加入中国共产党。抗大毕业后,分配到陕甘宁边区法院工作。1938年初,调回武汉,在武昌抗敌后援会做青年工作。5月,李平同父亲李逊夫一起到汤池临时学校任教,她讲授政治经济学。武汉沦陷前夕,党组织调李逊夫回松滋县开辟鄂西工作,同时调李平协助其父工作。10月,李平又奉调荆(门)当(阳)远(安)地区,任中共远安县特支书记。11月,荆当远中心县委成立,李任中心县委委员兼远安特支书记。1939年4月,中共远安特支改为特别区委,李仍兼特别区委书记。同年夏,鄂西北形势恶化,党组织调李平到谷城茨河棉纺织厂担任党组织负责人。1940年夏,日寇大举向鄂西北进攻,荆当远党组织就地组织抗日武装,开展游击战争。10月,赴京山小花岭鄂豫边区党委,分配在区党委党校工作,先后任党校组织科副科长、科长。1941年与王全国结为夫妻。1942年随党校转移至大悟山。1943年夏,调任中共鄂皖中心县委宣传部长。由于顽军的疯狂“围剿”和日寇的频繁“扫荡”,鄂皖地区的战争环境日趋险恶,组织上决定调李平等女同志返回区党委。9月,李平同几位女干部在两个班武装的护送下,向大悟山进发。天黑以后赶到黄冈的涨渡湖,时乌云密布,她们分乘两只木船,夜渡涨渡湖。船行至湖中,暴风骤雨,卷起汹涌巨浪,把木船打得剧烈摇晃。突然,李平乘坐的船舵被巨浪折断,接着船被掀翻,船上11人全部落水,另一只船在狂风巨浪中岌岌可危。李平本会游泳,但为了抢救不会游泳的同志,她耗尽了体力,被巨浪吞噬,英勇献身。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拜孔夫子,还是拜文曲星
- 中国人有深厚的敬畏知识和看重读书人的传统,都希望能在考试中考出个好成绩,出人头地,可是在“知识崇拜”方面却并存着两个偶像,孔夫子
-
- 揭秘:曾子去世前为何要换席子?
- 孔子的学生中,有一对父子。父亲名叫曾晳,儿子名叫曾参。曾参被后人称为曾子,他受到孔子和父亲曾皙的长期熏陶,对孔子的学说不但理解深
-
- 董卓洗劫洛阳城
- 中平六年(189年),董卓迎少帝初入洛阳时,“步骑不过三千”。他自知仅凭这些人马不足以征服四方。
-
- 华元如何劝退楚国,使楚、宋休战的?
- 春秋时代,南方的楚国渐渐强大起来。楚庄王问鼎中原,意欲称霸诸侯。公元前597年楚兵伐萧,宋国曾派人去救萧,楚庄王决定惩罚宋国,以树立
-
- 晋穆侯夫人之墓,随葬品竟达4280件!
- 晋穆侯墓发掘于1993年,是晋侯墓地唯一的一组一夫二妻并列墓葬形制。墓M62是《左传》、《史记》中晋穆侯夫人齐姜之墓,M63则据所出壶
-
- 魏文侯拜师段干木
- 魏文侯(公元前396年)名魏斯。当了国君以后,四处寻访人才。他听说有一位叫段干木的马匹交易经纪人,很有才干,就是不喜欢做官。他想,让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