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寰桢
【生卒】:1889—1939字建贤。咸宁人。家道小康,早年读过私塾,毕业于湖北省立第一师范。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任柏墩乡保卫团团长,后因国民党内部倾轧,坐牢数月,经族人保释出狱。从1937年到咸宁沦陷前,任淦南小学校长。1938年8月下旬,中共鄂南特委为建立抗日武装,扩大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决定利用各种关系,团结本地士绅,合作抗日,并将何寰桢作为重点“统战对象”。为此,鄂南特委书记何功伟多次登门拜访,向他宣传共产党的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和国共两党合作抗日的形势,劝他捐弃前嫌,共赴国难。经何功伟反复做工作,何寰桢解除了顾虑,表示过去当过保卫团长,走错了路,今后听共产党的。随后,由他出面号召,很快组成了一支有几十人枪的队伍。10月29日,咸宁沦陷。他毅然把自己的衣袍剪短,同何功伟一道率领队伍登上挂榜山,开展抗日游击战争。不久,这支队伍发展成一支有300人枪的、由中共鄂南特委领导的咸宁抗日游击队,即咸宁县国民自卫队第二大队,何寰桢任大队长,共产党员雷同任大队指导员。同年11月初,日寇一个小队进犯鸣水泉,何寰桢同何功伟、雷同一起,率领队伍伏击日寇,取得胜利。鸣水泉首战胜利,咸宁二大队声威大振。国民党一二八师师长王劲哉想收编何的二大队为自己直辖的咸宁第二大队。为了利用合法的建制争取给养,发展抗日武装,鄂南特委经过研究,批准了这一方案,仍由何寰桢任大队长,雷同任指导员。同年底,当地反动绅士黄卓章、黄瑞卿等人忌恨何寰桢要他们交出私自鲸吞的数万元国防经费,便向国民党一二八师师长王劲哉告密陷害何寰桢。王也因何的大队受编不受调而怀恨在心,遂于1939年元旦以团拜为名,邀请何寰桢参加,将何骗到蒲圻县境扣押,令何交出人枪。何身陷囹圄,备受折磨,但坚贞不屈,拒不交出人枪,因而于1939年1月惨遭杀害。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推荐阅读
-
- 水浒中最不守妇道的女人:竟不是潘金莲
- 首先,我得将《水浒传》中的“替天行道”改一个字,叫做“替天行盗”。坦率地说,《水浒传》里的打家劫舍和比武格斗的场面写的非常吸引
-
- 秦穆公:羊皮换贤
- 秦穆公(?─前621),名任好,春秋时期秦国国君。自幼便胸怀大志,于公元前659年即位,他在位期间,内修国政,外图霸业,任人唯贤,使国势逐渐强大起来
-
-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
- 平原君不计私怨荐赵奢
- 战国时期,活跃在赵国政治舞台上的除了名声显赫的大将廉颇和相国蔺相如,还有一个颇有文韬武略的赵奢。
-
- 子产为何不毁乡校?
- 子产实行仁政,听从百姓建议,为什么不毁乡校呢?且让我们细细道来。
-
- 向古人学习谋略之战国苏代
- 苏代,苏秦的弟弟,和他哥哥一样,也是一位有名的纵横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