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经典书库 > 湖北英烈辞典

侯甫贵、邹林

书籍:湖北英烈辞典 作者:湖北省民政厅 朝代:1997-04-01 专题:书籍
【生卒】:1907—1933、1909—1933

大冶县人。在革命中结成伴侣。侯甫贵自幼丧父,母子二人,乞讨度日。8岁即替人放,后学缝纫。1925年,根据曹玉阶等共产党人的指示,利用到各村做缝纫的机会,向贫苦群众秘密宣传,鼓励大家组织起来向土豪劣绅进行斗争。1926年3月,各村农民协会相继成立,侯甫贵担任邓垄村农协会长。1928年3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9年秋,与邓垄村妇女会会长邹林结为夫妇。邹林自幼给人当童养媳,也有一手缝纫技术。1930年,侯甫贵任金区农协主席,随即调任鄂东被服厂厂长。邹林也调到被服厂工作,并将家里的缝纫机贡献给被服厂。1931年1月,鄂东南纺织厂与鄂东被服厂合并为鄂东南被服厂(又称红军被服厂),侯甫贵继续任厂长。由于他俩和全厂工友的努力,工厂设备发展到弹花机5台、织布机19台、织袜机16台、缝纫机30多台,产品品种由衣、被、鞋、袜发展到毛巾、布匹、军帽、棉衣和药棉、纱布等战争急需品,产品不但满足了红三师和鄂东南党政机关的需要,而且尚有剩余支援苏区的工农群众。在两次反“围剿”斗争中,侯甫贵亲自带人冒着枪林弹雨,将战争急需品送到战斗中的红军手里,使红军伤病员得到了及时的救护,有力地支援了战争。1932年6月,侯甫贵和邹林奉组织派遣,秘密返回大冶购买食盐、西药和纸张等急需物品。他俩穿过敌人的重重包围,回到家乡的一个秘密驻点——大箕山白毛三郎庙后的石洞里,昼伏夜出,发动可靠的群众从白色恐怖下的大冶县城零星购来“违禁”物资,秘密交给他俩,集中起来后,再成批送往鄂东南道委机关。1933年元月17日凌晨,侯甫贵与侯国荣、邹林在洞里研究工作,民团团长陈季平带领匪徒包围了洞口。侯甫贵等虽经顽强抵抗,终因寡不敌众,全部被捕,押往大冶县城。临刑前,面对周围的刽子手,侯、邹两人相视微笑,同时高声歌唱:“我俩革命真有味,活着配夫妻,死时同枪毙,生同存,死同归,生生死死在一堆。”

上一篇:侯达夫 下一篇:侯步升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热门推荐
  • 野史解密
  • 民间故事
  • 幽默故事
  • 童话故事
  • 历史故事
推荐阅读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晋惠公的忘恩负义引发了秦晋两个大国之间战争
公元前650年,公子夷吾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并做了晋国的国君,这就是后世称呼的晋惠公。夷吾即位后,秦国大将公孙枝住在晋都,索取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取名为仇晋文侯,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母亲姜氏是齐国宗室之女。晋穆侯四年(公元前808年),晋穆侯迎娶姜氏为夫人。晋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将介之推局限于忠孝 是对他的矮化!
介之推的传说在民间流传开以后,他几乎成为忠臣与孝子的代言人,但尽管如此,历朝历代都有人对介之推的传说提出质疑,如《荆楚岁时记》寒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司马错与张仪就伐蜀或是伐韩的问题,争论于秦惠王之前,司马错主张伐蜀。张仪说:“不如伐韩。”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司马错张
子产为何放鱼?
子产为何放鱼?
子产为何放生鱼儿呢?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
邓析巧辩“死尸买卖”
邓析巧辩“死尸买卖”
邓析是春秋末期思想家,“名辩之学”的创始人,也就是现在后人所说的法律、律师,关于他能言善辩的趣闻还不少呢,其中有这么一个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