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朋人
【生卒】:1903—1932字仁洪,又名继玉。黄安(今红安)县人。幼时随父读私塾。1923年在县高等小学毕业后,任教于天台山徐家河小学,开始接触董觉生、王鉴等共产党人,并阅读了《共产党宣言》等马克思主义著作和《中国青年》、《向导》等进步书刊。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不久被派往紫云区领导农民运动,成立农民协会,率农民自卫军处决了紫云区大恶霸地主袁鹤山。大革命失败后,他以七里为中心,发展党团组织,建立农民武装,参加了黄麻起义。起义胜利后,根据党的指示精神,负责起草了《黄安县农民政府土地法》。黄安县城失守后,转移到孝感汪洋店地区,继续坚持斗争。1928年元月,赴黄陂县木兰山参加中国工农革命军第七军。3月,返回黄麻地区,任中共光山县弦西区区委书记。与吴光浩、戴克敏等发展党员,建立区乡农会,组织赤卫队,并利用各种社会关系,对一些开明的上层分子做争取团结的工作,很快在柴山堡站稳了脚根。7月,任中共鄂东特委筹委会秘书长。10月特委组成,当选为特委常委兼宣传部长。1929年4月,中共京汉特委与中共鄂东特委合组中共鄂东北特委,徐任书记,主持制定了军事计划,创办党务干部学校,主编特委机关报《英特纳雄耐尔》,并亲自撰写了《土地与农运》、《论妇女运动》等理论文章和编写革命歌曲。11月,中共鄂豫边第一次党代表大会在光山胡子石召开,会上他就边区的形势与任务,作了政治报告,并讨论通过了《政治任务决议案》、《军事问题决议案》、《土地问题决议案》等9个文件,对红军的发展和根据地的建设起了重要作用。会上当选为中共鄂豫边特委书记。正当根据地蓬勃发展之时,中央派来的巡视员指责特委“不肯在中心区域发展”是“地方主义”,是“农民意识”;批评党代会的决议“保持着机会主义的错误路线”,命令红十一军三十一师脱离根据地,向武汉进逼。徐主持召开特委执委会,分析形势,决定改变红军进逼武汉的主张,转向黄冈北部和黄(安)麻(城)南部游击。同时,向中央写报告,申述理由,并找中央巡视员交换意见,征得同意,红三十一师由京汉线折回,打退敌人进攻,根据地转危为安。1930年2月15日,中共鄂豫皖边区特委成立,中央指定徐任书记,徐推辞不就,要求到罗山搞基层群众工作,后改任特委常委兼组织部长。11月,率代表团出席全国第一次苏维埃代表大会,途中遇敌,代表团被冲散。徐只身到武汉,遭特务追捕,危急中扒车逃脱,乘船抵沪,届时赴会,被选为全国苏维埃准备委员会成员,留沪工作。1931年1月以苏准会代表身份列席中共六届四中全会,因提出四中全会决议不合中国国情,被撤销职务。返回鄂豫皖苏区后,又受张国焘排斥打击,任光山县税务局局长。4月,张国焘提出重新分配土地,并规定地主不分田,富农分坏田。徐对此公开反对,认为大忙季节搞土地分配,耽误生产,地主、富农也应给出路。在中央分局第一次扩大会上,被张指为“不可救药的右派小组织分子”,被开除党籍。年底“肃反”时被关押。次年4月,被杀害于河南光山县泼皮河。解放后,追认为革命烈士。
声明:本文搜集自网络,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
网友喜欢读
推荐阅读
-
- 兵痞董卓
- 董卓——身经百战的西北兵痞,兽性匪类的“凉州帮”帮主;汉献帝的拥立者成了第一个专政首相;史称他是一个百年不遇罪恶滔天令“人神波
-
- 晋文侯为何取名为仇,晋文侯夺回君位
- 取名为仇晋文侯,姬姓,名仇,晋穆侯之子,母亲姜氏是齐国宗室之女。晋穆侯四年(公元前808年),晋穆侯迎娶姜氏为夫人。晋穆侯七年(公元前805年
-
- 介之推是否真的有必要割股侍主?
- 《东周列国志》中描述了一段情景,重耳途径卫国,卫国国君不以礼待之,以至于重耳没有饭吃,“是日,公子君臣尚未早餐,忍饥而行,看看过午,虽有
-
- 李牧:首位击败匈奴的名将
- 李牧是赵国名将,出生年月不详,死于公元前229年。李牧和白起一样,为自己的国家做出无数贡献,最后却被国君杀害。李牧的死比白起更惨,因
-
- 司马错与张仪争论于秦惠王前
- 司马错与张仪就伐蜀或是伐韩的问题,争论于秦惠王之前,司马错主张伐蜀。张仪说:“不如伐韩。”惠王说:“我愿听听你的意见。”司马错张
-
- 魏文侯用才之道
- 吴起(约公元前440—前381年),战国初期著名的政治改革家,卓越的军事家、统帅、军事改革家。汉族。卫国左氏(今山东省定陶,一说曹县东北)人